惠龙村:村民种浙贝亩产可达1.8万元
昨天,记者在靖江市东兴镇惠龙村采访时获悉,该村有一位十分特殊的农民戴金华,他既不种稻种麦,也不栽花植树,而是种植中草药——浙贝。
记者来到浙贝种植地时却发现,近30亩的土地却满是杂草。原来这片土地的浙贝早已在今年5月份就已经成熟,出于留种需要,一直没有挖出,准备等到10月份时将翻土进行再次播种。不除杂草是因为温度高,杂草正好可以给埋在土里的浙贝遮阴。
据戴金华介绍,自己原先在南京一家企业工作,收入比较稳定。但自己见到周边许多同事朋友下海经商致富后,也萌发了自主创业的想法。恰逢当时“非典”刚过,国内中草药行情看好,在南京农业大学王康才教授的建议和帮助下,戴金华选择种植浙贝。浙贝对肥料的要求也很高,必须选用有机肥。为了保证有机肥的供应,戴金华来到成德村办起了养猪场,为浙贝种植做前期准备工作。2006年,养猪场有了一定产出后,戴金华从南通买回了第一袋浙贝种子。据他介绍,由于是在市场行情最好的时候购买的,这袋种子就花费了10000多元,回来之后也就种了1分地。
经过多年的摸索,现在的戴金华俨然已是浙贝种植的专家了,而他的浙贝种植规模也已经从原来的1分地扩展到了近50亩。戴金华介绍,目前已投资100万元,还将投资80万元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00亩。使用机械化种植,并同时配套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浙贝每亩效益可达到1.5万元~1.8万元,经济回报十分丰厚。目前,戴金华已经和南京农业大学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未来的浙贝种植基地也将作为农大浙贝种植教研基地,并继续由农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戴金华已和浙江一制药公司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只等浙贝产出后销往该公司。
水三村:建成全市最大金银花种植基地
(记者陆程红通讯员范红军)昨天,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可对于新桥镇水三村的150亩金银花来说,这样的气候正是生长的旺季。记者从市农委获悉,我市金银花种植基地并不多,水三村150亩金银花种植基地是全市最大的。
水三村金银花种植基地负责人曹福明介绍,去年10月份,他和几位同乡成立了合作社,投资建设金银花种植基地,如今150亩金银花已从当初的20公分高长到1米高。金银花达到丰产期需要三年,一年可采四次花,前期投入较大,目前他们已投入100多万元,预计到产出总共须投入200万元。
曹福明原先在深圳打工多年,积累了一定资金,便回乡投资建设金银花种植基地,带动乡亲共同致富。曹福明告诉记者,金银花性甘寒,清热而不伤胃,多用于凉茶、饮料、消炎去火的中药材配料中,市场销路很好,他种植的金银花已经全部签订了收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