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容量大、病害少、产量高的深水网箱被誉为渔民增收的“水上银行”。在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广大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因遭受热带气旋袭击受损的深水网箱现已全面恢复。截至今年7月底,海南省已修复和新建深水网箱2848口,目前全省深水网箱养殖规模达到3399口,比受灾前增加798口。这是记者今天从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的。
据了解,临高已修复和新建深水网箱2503口,规模达到2717口,比受灾前增加687口,已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儋州市已修复和新建深水网箱142口,规模达到150口,比受灾前增加130口;昌江新增28口;陵水、三亚两市县的深水网箱规模分别为166口和112口。
去年10月,海南省连续遭遇3个热带气旋袭击,深水网箱养殖遭到毁灭性打击,损失惨重。全省2601口深水网箱损坏2050口,其中约70%的受灾网箱因被台风破坏固定系统而被刮走,约30%的受灾网箱被风浪损毁或击沉,损失产量2.1万吨,直接经济损失7.63亿元。其中,临高和澄迈的深水网箱几乎全军覆没,临高受损的深水网箱占全省总量的78.8%。
为尽快帮助养殖户恢复网箱养殖生产,省海洋与渔业厅一方面组织专家技术小组奔赴临高、澄迈、儋州等受灾严重市县,指导深水网箱恢复生产工作,并召开全省深水网箱养殖恢复生产座谈会,总结经验,帮助养殖户树立恢复生产信心。同时,快速安排及拨付省政府3400万元救灾资金、该厅400万元专项业务费用于深水网箱养殖恢复生产,并会同省财政厅将2008年—2009年结余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475万元下拨市县用于发展深水网箱,帮助养殖户开展生产自救。
省水产研究所有关专家介绍说,西南中沙海域生物资源丰富,有许多礁盘、潟湖适合发展深水网箱养殖。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海南省将大力推进西南中沙海域深水网箱养殖,使之成为三沙渔业开发的新亮点。另悉,海南省目前正加紧编制西南中沙群岛深水网箱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