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商贸信息 > 致富信息 > 哨声一响 满山“二师兄”往家跑 返回首页

哨声一响 满山“二师兄”往家跑

时间:2017-07-25 08:28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网作者:收藏

  哨声一响,猪儿们呼哧呼哧地从山上跑回来,争先恐后地挤回猪舍……日前,笔者在开州长沙镇齐圣村,看到了这样一幅有趣的画面。

  猪儿的主人叫张善勇,他家有70多头生猪,除了10多头母猪,其他全部采用放养法。如今,他家的生猪不愁卖,价格还不低,商贩们都主动前来订货。

  猪儿听话,哨声一响就“回家”

  沿着蜿蜒的山村道路,笔者来到了长沙镇齐圣村7组张善勇的养猪场。

  张善勇今年31岁,曾经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如今发展种养业,早已脱贫奔小康。

  张善勇的养猪场建在半山腰,这里海拔800米以上,空气清新,绿化植被好,周围都是山。

  走进他家猪场,眼前的一幕让笔者愣了一下,除了10多头母猪,其他圈舍都是空的。

  “莫慌,我的猪儿都在山上,只要我一吹哨子,他们都会回来的。”张善勇笑着说。

  一阵清脆的哨声在山谷响起,约莫过了3分钟,果真,猪舍的大门口,就涌进了一群白色的猪儿,它们争先恐后地往里挤。

  不一会儿,刚才还空荡荡的猪舍,瞬间挤满了“二师兄”。

  山林散养,猪肉香糯市场俏

  为照顾年老的父母,张善勇一直在家务农。

  由于传统的圈养法养猪赚钱不多,2015年,张善勇决定采取生猪放养法。

  张善勇的家出门就是森林,“何不因地制宜?”张善勇打起了深山老林的主意。

  “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将猪儿放到山上去,它们的肉质肯定和圈养的不一样。”于是,他放猪归山,让猪儿到深山野林里去刨食去撒欢。

  张善勇一边凭借农村传统的养猪经验,一边多次参加区里组织的养殖创业培训。白天,他将生猪赶到林中吃野菜野草等野食,晚上再吹哨子召回家中喂少量的玉米和米糠等。他还试着让本地土母猪与优良品种的公猪杂交,采取自繁自育模式。

  放养的猪儿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加之敞放的猪儿活动量大,身体健壮,猪肉品质更高,营养也更为丰富。一时间,他家的猪儿成了畅销货。

  “我们家的猪肉吃起来就是和那些饲料猪有区别,肉糯糯的、肥而不腻。”张善勇说,不同养法的猪肉拿来一对比,那口感硬是不一样。

  张善勇家的山林猪越来越好卖,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不少猪贩子上门来购买。

  “其他饲料猪活猪价每斤8元左右,我的山林猪每斤要16元,价格贵一倍,但人们还是愿意买。”说到这里,张善勇一脸的自豪。

  多种经营,从此走上致富路

  张善勇勤快,每天在山上,乐悠悠地当“猪倌”。

  “放养不是不管,也要精细才得行。”多年来,张善勇训练有素,哨声成了猪儿最敏感的口令,他每天都要给猪点数,观察归圈猪的情况。

  他家的猪舍干干净净,少了养猪场常有的“那股味”

  张善勇说,敞放到山林的猪儿因为常常锻炼,体质更好,不容易生病。

  他们家还发展多种经营,除了散养生猪,家里还有散养的土鸡,就地筑起的鱼塘等。

  近年来,随着齐圣村乡村游的兴起,每逢节假日和夏天,上山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张善勇家又搞起了农家乐。

  如今,他们家的交通工具从两轮车、三轮车发展到“四轮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文/通讯员向萍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