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领导增强服务意识,走访企业常态化,通过进企业进车间实地查看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与企业负责人交流座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针对企业用工难、融资难、用地难和经营成本高的“三难一高”突出问题,急企业所急,办企业所需,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为企业稳增长保驾护航、提供优质服务。创新担保方式,办理中小企业联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商标权质押贷款,加强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合作,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一季度累计担保5000多万元;开展银企对接,17个企业与交通银行滁州分行签约,签约贷款5.35亿元。着力破解用地难,进一步提高用地效率,努力从管理中“节地”,向粗放式供地“亮红灯”;从闲置中“盘地”,向闲置土地“亮红牌”。着力破解用人难,加快职教大县建设步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优化人才环境,建立灵活多样的用人留人机制。着力破解用电难,严格落实中央和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落实降耗措施,把好新上项目能评关。
强攻项目、狠抓投入是储后劲、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我县继续深化“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通过集中开工、现场观摩、现场办公等形式,把各级各部门的主要精力集中到项目建设上来,在全县范围内形成比开工、比投入、比进度、比贡献等比学赶超“抓项目、抢项目”的浓厚氛围。我县加快推进县“两园四区”、宁国凤阳现代产业园及浙商园、苏商园建设,编制实施了“60项重点工程”,确保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12亿元,增幅30%以上。以县“60项重点工程”为抓手,加强对项目业主单位和责任单位的调度,倒排计划,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早开工、强建设、快投产,截至目前,新开工各类项目41个,已完成投资17亿元。目前,列入市“百个亿元”竣工投产的12个项目已完成投资4.7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6.55亿元的28.8%,爱尔思轻合金、确成硅化工等项目上半年可以投产。确保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5%以上。
为了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升创新驱动力,我县把培育三产服务业作为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围绕三产服务业占比率倒逼,细化到具体项目,确保当年占比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积极优化工业结构,大力支持技改项目建设,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以技术改造为手段,扶持现有企业加大装备更新、技术革新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提升工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入20亿元以上。大力引进高新产业,把培植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对工业园区、集中区和县科技部门考核的硬指标,推动园区形成聚集科技资源、创新高新技术项目孵化和成长的机制。目前已引进浙商(凤阳)工业园、苏商(凤阳)科技产业园,已入驻和签约的项目涉及机械、化纤、电器、服装、电子、机电、晶体材料、生态科技等众多领域高科技产业,是高科技、低能耗、高产出、环境友好型企业,对凤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地方就业、拉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我县还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激发外贸进出口发展的内在活力,我县还出台了奖励政策,鼓励中小企业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最高奖励额度为20万元;对新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给予奖励;县财政还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发展。(马顺龙)
图为市领导江山、张裕发、徐发成、曹哨兵等在凤阳检查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