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招商引资 > 新闻动态 > 构筑招商引资“强磁场” 返回首页

构筑招商引资“强磁场”

时间:2013-04-20 07:07来源: 作者:收藏
 

  近年来,威县经济开发区坚持打好“环境”牌,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环境,构筑招商引资“强磁场”。

  从大广高速下来进入威县经济开发区,迎面看到高速引线两侧矗立着两个象征开发区持续发展的红鼎,继续前行就会看到波光粼粼的金水河,岸边大片的草坪和树林,点缀着一簇簇盛开的鲜花,宽阔的园区大道两侧绿柳拂风,处处景色宜人。130多家企业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园区内,在建企业正在抓紧建设,投产企业机声隆隆。红火的建设场面勾勒出一幅企业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最让河北路坤电动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坤刚印象深刻的是威县经济开发区坚决不要烟囱冒烟的企业。赵坤刚说,“我在山东有一家轮胎生产企业,经朋友介绍来到威县考察,准备建个分厂,因为烟囱冒烟,刚一接触就被婉言谢绝了。”赵坤刚发现,这个开发区已经聚集了一大批项目,虽然厂房林立,但只有一根烟囱,那还是给城区集中供暖的热电厂的。“于是我们马上调整了投资方向,筹建新能源环保清洁专用车项目。”

  威县经济开发区于2011年2月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是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纺织服装和精细化工。截至目前,区内入驻企业已达138家,亿元以上项目有54个。从一个工业小县、财政小县,到园区翘楚,威县经济开发区走出了一条环境制胜的“威县速度”。

  威县经济开发区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发展理念,实施“四大工程”把开发区塑造成了生态美丽的工业新城。一是净化工程。一方面严把项目入区关。在招商引资中,坚持“宁可留白,不留遗憾”的原则,对拟入区项目进行认真考察和评估,内容涉及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强度、财政纳税率、环境影响等方面,哪一项都是硬门槛。建区4年来,共拒绝40多个高耗能、低收益、高污染的项目入区。另一方面,强化产后监管。环保部门对威县开发区及区内企业的水、气、声每月进行检测,确保及时掌握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仅去年就取缔了3个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威县开发区内项目的环评执行率、环保“三同时”率达到100%,保证了开发区“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环境。二是绿化工程。按照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对区内道路和企业全部进行了绿化,并建设了4个区内游园,开发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实现了“四季见绿、三季见花、厂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美丽园区风景。三是水系工程。投资1.8亿元修建了总长度11公里的开发区金水河景观带,形成了充满诗意的水在园中流、人在画中游的园区水系。四是亮化工程。按照“一街一景、一厂一景”的思路,投资2亿元对区内道路和企业高标准安装了LED节能灯,园区全部实现亮化,营造了开发区灯火辉煌、璀璨靓丽的夜景。

  在发展环境建设方面,威县经济开发区坚持“爱商、敬商、安商、富商”理念,做到“优质、高效、热情、周到”服务,使每位来开发区创业的客商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一是全程服务。实行了区领导领办、分包干部代办和追究问责机制,对入驻开发区的项目,从立项审批到建成投产进行全程帮助跑办各种手续。二是全方位服务。对入驻的企业在用工、技术、资金、市场拓展以及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三是主动上门服务。开发区的干部每周都主动去企业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

  记者了解到,优化“两个环境”,给开发区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招商引资由被动变为主动。威县经济开发区负责人表示,以前威县的干部都是赴天南海北,四处找商求商,效果也不理想。现在,由于是省级经济开发区,环境好、服务也好,外地客商都争相来此考察、投资。2012年入驻开发区的29个项目,有18个是慕名而来的,其中不乏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如投资27亿元的全德翰电子产业园项目、投资27亿元的晟宇生物柴油项目、投资12亿元的昊鑫电子项目等。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实现了由招商抢资到挑商选资再到招大引强的历史性转变。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