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过明长城的人,都会感叹长城的雄伟以及保护得如此之完整。但是有2500年历史的齐长城保存完整的很少。莒县东莞镇境内14.6千米长的齐长城,多数受到严重破坏,风吹日晒、村民种地、挖土都让它雄姿不再。近日,《齐长城——莒县大店子段修缮保护方案》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并提出修改意见。仅靠拨款保护,当地...

有的长城顶部成了一条乡间小道。

为保护齐长城,长城上种的树都已经砍了。

长城两侧各75米范围打上界桩设立保护区。
到过明长城的人,都会感叹长城的雄伟以及保护得如此之完整。但是有2500年历史的齐长城保存完整的很少。莒县东莞镇境内14.6千米长的齐长城,多数受到严重破坏 ,风吹日晒、村民种地 、挖土都让它雄姿不再。近日,《齐长城——莒县大店子段修缮保护方案》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并提出修改意见。仅靠拨款保护,当地政府存在资金压力,如何让齐长城自己养活自己,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历史 千里齐长城直达黄海
为了更好地了解齐长城,记者采访了对莒文化有深厚研究的莒县图书馆馆长杜树景,他告诉记者,从现存的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中可以得出,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当时齐国为防御鲁国和楚国的进攻,在南部边境建筑防御屏障。齐长城西起黄河河畔济南长清区广里村,东至黄海海滨青岛市黄岛区 ,全长1237.8米,所以人们称之为千里长城,它是我国唯一起于黄河止于大海的长城。齐长城距今已2500多年,堪称中国长城之父,也是中国现存于地面上的最古老、最宏大的文化古迹之一。
记者了解到,齐长城莒县段全长14.6千米,其中绝大部分位于东莞镇境内,途经东莞镇杨廷官庄、贾家庄等12个村庄。现存土筑墙体遗址8.33千米,遗址残高近2米,基宽11米。
现状 齐长城沦为田间小道
两年前记者曾到东莞镇探访了保存最完整的齐长城,齐长城大店子段。记者在田野中怎么找也没有找到跟长城有关的高大墙体和雄伟的烽火台。附近的村民指着一条穿梭于玉米地中的路告诉记者,那就是齐长城。又指着一个被庄稼包围的大土堆说,那就是烽火台。没想到齐长城保存最完整的地段竟然是田地中鼓起的一条乡间小道。
当时60多岁的村民孟大爷告诉记者,他从记事开始,长城就是路了,长城两面都是耕地,所以当地村民便把长城当成了路。长城两边的村民为了扩大土地面积,就会把长城上的土扒下了种地。因为修筑长城的土跟当地的土不一样,里面有类似于现在混凝土的东西,所以用长城的土盖房子,打地基非常好用,这些年不断有村民从长城上挖土,致使长城越来越窄。当时记者看到,有一段宽2米左右的长城,上面已经种满了树。
保护 两侧各设75米保护区
东莞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齐长城在东莞镇境内共有约14.6千米,保存最完整的在大店子段,大约有2000余米。现在这段长城平均高度在2米左右。东莞镇境内的齐长城多数都是土筑的,但是还有一段是石头堆砌的,相比于土筑长城,石砌的长城破坏得更严重,原本的城墙全部倒塌,从远处看去只是一条绵延千米的碎石堆。为了保护现存的土筑长城,东莞镇从2000年就开始制止附近村民的破坏活动,比如说挖土、种树等行为。2010年跟长城附近的各村庄签订保护责任书,去年开始实施具体保护措施。
4月26日,记者看到齐长城两边立了边界标志,长城上种的树也都已经砍倒。东莞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专门请了专家对长城进行勘界,经过勘察,确定长城的底座是40米。所以他们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将长城两侧各75米的距离作为保护区,禁止村民种地。
计划 修缮长城打造旅游区
记者了解到,对齐长城的保护,除了现在所做工作之外,就是要修缮大店子段齐长城。现在一方面,要将整个长城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成为被农田包围的土堆,而是独立出150米的距离来,在长城两边种植绿色植被、花卉,打造一条绿色***。另一方面要修缮还原被破坏的齐长城。为了保护齐长城最古老的面貌,在修缮时要将古长城墙体和修缮时增加的土层分开,到时候将会在中间隔上砂层。
现在齐长城两边都已经修上了路,乘车可以直达大店子段长城脚下。下一步东莞镇计划在保护的同时,发展旅游。将齐长城打造成青少年假期夏令营旅游景区、夕阳红老年旅游景区甚至自驾游旅游景区。
困境
保护资金不足长城需要“自养”
东莞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保护齐长城方面,他们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其中包括土地流转、修路以及相关建设,这对当地政府而言是笔不小的支出。如果齐长城保护完全靠政府投入的话,那么资金压力非常大,所以要让齐长城自己“养活”自己,也就是说通过开放齐长城,让齐长城自己赚钱,然后把赚到的钱用到齐长城的保护上,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东莞镇除了齐长城之外,还有刘勰故里、汉墓群等文化资源,要想开发这些资源,需要社会资金的注入。
记者获悉,东莞镇政府非常重视齐长城的开放和保护,已经启动了“齐长城遗址保护工作”。但是旅游产业规划和项目建设却无从下手,主要的困难就是缺乏资金。当地政府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护长城不再受人为破坏,勘察长城底座和流转部分土地,但是具体到旅游开发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对他们而言最迫切的就是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和专业旅游团队为齐长城量身打造旅游开发计划。另一方面,需要专家、学者,深挖齐长城的文化,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文化品牌。 文/图 记者 刘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