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摸清资源底数。成立领导小组,抽调人员,深入各村队,农户家中,做好劳动力资源的摸底调查工作,真实掌握本场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人数、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情况,更新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同时,摸清返场人数、原因及从事的工种等,为做好夏季劳动力有组织转移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是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力度。重点针对部分农牧民“外出务工挣钱丢面子”,“妇女不出远门”的落后观念,加强思想教育,使其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劳务观念。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创业交流会等形式,宣传就业新观念,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主动参加技能培训,逐步实现就业;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年初,制定农村劳动力富余转移培训计划,以“素质工程”、“阳光工程”为契机,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开展裁缝、烹饪、刺绣、特种养殖等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
四是畅通招工信息渠道,做好劳务输出服务工作。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相关劳务输出中介组织等联系,收集招工信息,发布用工信息,加强与用工大户、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并对招工信息进行认真分析、考察,慎重确定招工项目,以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将招工信息提供给村联络员、供求职者选择,并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报名应招,确保劳务工作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