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招商引资 > 新闻动态 > 新疆库车:“轮椅绣娘”巧手“编织”致富梦 返回首页

新疆库车:“轮椅绣娘”巧手“编织”致富梦

时间:2018-05-07 18:21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网作者:佚名收藏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7日电(记者尚升、何军)从4岁起帕提古丽?吐尔地就没有下过轮椅,但这并没有妨碍她变成家里真正的“半边天”。事实上,靠一枚小小的绣花针和一双巧手,她“编织”了五彩斑斓的创业致富梦。

  今年48岁的帕提古丽?吐尔地现在的身份是一名“绣娘”,家住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这里不少家庭的近一半收入都来源于家庭主妇的刺绣。在库车县已经有超过100家专业刺绣合作社,1200名各族妇女以刺绣为职业。

  在当地,少数民族妇女祖祖辈辈都有刺绣的习惯。但长期以来,小到手绢、抱枕、衣服,大到地毯、挂画等刺绣作品仅供自己家庭使用,偶尔作为礼品赠送给亲友。如今,这种民间刺绣以细致的做工和独特的民族特色逐渐被市场认可,成了当地贫困家庭创收的重要来源。

  在敞亮的房屋中,帕提古丽?吐尔地专注地在一张绣布上穿针引线,起落间,一束鲜花的轮廓跃然布上,其中两朵已经“盛开”,生动而鲜活。她身后的架子上,已经挂满了这样的刺绣作品,这是帕提古丽?吐尔地数月来的劳动成果。每一幅刺绣几乎都能卖出好价钱,因为纯手工的刺绣在中亚国家很受欢迎。

  2014年,帕提古丽?吐尔地获得了自治区少数民族创业资金,成立民族刺绣作坊,开始招收当地失业人员、留守妇女和残疾人学习刺绣技艺,让以前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少数民族家庭妇女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目前,作坊已有27名姐妹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平均每人每个月有1000元计件工资补贴家用。”帕提古丽?吐尔地说,姐妹们要操持家务、赡养老人、养育儿女,“走读”可以让她们兼顾照顾家庭和“工作”。

  为了让更多贫困妇女学会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增收,当地政府先后组织100位绣娘远赴宁波、苏州,学习苏绣技术;引进安绣、苏绣师资力量手把手指导教学,让各族绣娘在家门口接受培训,提升技能。

  帕提古丽?吐尔地说,维吾尔族家庭妇女刺绣技艺的“变现能力”让丈夫瞠目。与帕提古丽?吐尔地一样,眼下,绣娘们在打理家务之余搞民族刺绣,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提高了她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