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民网 > 三农资讯 > 三农动态 > 乡村振兴的模板 返回首页

乡村振兴的模板

时间:2019-12-25 08:32来源: 本网作者:佚名收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日前,在枣强县八里庄村村民活动中心,衡水市委党校副教授董俊凯的一席话,赢得了在座30多名农村党员代表、企业代表和村民的阵阵掌声。

  枣强县八里庄村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的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三区同建、精神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组合拳,走出一条“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产业支撑、环境改善、同建共建”的“城乡一体、四化同步”发展新路子,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矮土房、污水坑,一到晚上就拉灯……这段歌谣是过去八里庄村的真实写照。过去种地靠天收,种的小麦、玉米刨去成本,赚不到多少钱。到2013年村里还是贫困村,村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董秀爽介绍,2014年,县里实施“三区同建”,新型社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同步建设,他们村是第一批先行者。

  村里没有集体积累,就连水井坏了都得村民集资,连一条像样的路都修不起,更甭提建设新型社区了。从小在村里长大的河北贵和集团董事长张全贵,看到村里的现状,决心要改变这个面貌。2014年,该集团流转了村里全部3060亩耕地,随后又陆续流转周边5个村的10290亩地,建设了万亩农业产业园区。土地流转后,村民也腾出了手,青壮劳力多数去了工厂,妇女和年纪大的到农业园区打工。

  流转了自家17亩土地后,50多岁的董秀爽来到园区当了一名农业工人,“俺在这里光打工一年就收入2万多元,丈夫到县城打工。两个人的工资和土地流转的收入每年有10万元。”这让她高兴不已。如今和她一样在园区打工的村民就有60多人。

  在三年前,八里庄还是一个贫困村,全村140多户有一半都是贫困户。许多村民住着几十年前盖的老房子,村容村貌让人看不上眼,晴天满街土,雪后一街泥,雨大出不了村……如今,经过村庄改造,全村旧貌换新颜。老先家拆旧换新,用两套老房子换了三套134平方米的别墅。他把其中的两套打通,与儿子一家一起住;另一套,已装修好准备租给园区做农家乐旅游……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