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农田,一键管理。”在10月落下帷幕的第26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智慧农业的身影无处不在。从陕西省咸阳市赶来的姜志让望着展厅里的智能大棚着了迷,这是由杨凌耘上田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大棚。技术负责人李飞正拿着传感器向围观人群解释着智能大棚的工作原理。原来,凭借这小小的传感器采集来的数据,智能控制系统的“大脑”便可以判断出大棚是否处于合适的环境中,从而下达指令,远程控制农事操作。
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知晓农产品是否安全可靠呢?京东农场的展位给出了答案。在京东农场展位摆放的水果旁边都有一个二维码,只要扫描二维码,便可以获得这个水果生产全过程的全部信息。那么如何保障这个溯源信息的准确性呢?别担心,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区块链技术,是集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数据区块等概念于一体的新型技术合集。著名《经济学人》杂志称:“区块链让人们在互不信任,并没有中立中央机构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互相协作,简单地说,它与生俱来就是一台创造信任的机器。”目前,区块链已经从单一的比特币应用,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专业人士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在于能够让产品实现追溯,除了农产品追溯系统外,区块链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消费者端看,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满足知情权,选择自己信任的农产品;从采购商角度来讲,担心批量购买的农产品质量不好,则可以通过对种植过程以及大数据分析,选择信任的农户。具体而言,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在于,整个农作与生产的数据将全部上传并储存到区块链的共享分布式数据库中,形成可供消费者、采购商查阅的不可篡改的账本,让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无论是化肥、农药的采购过程,分选加工的信息,还是种植户、采购商的信用评级,这些信息都储存在区块链的共享分布式账本,保证提供给利益相关方的是完整、透明的信息。区块链技术使每一笔交易的每一个流程的信息都透明化了,让农民、合作社、经销商、消费者等都能共同记录信息,并且利用其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此外,在区块链的经济模式中,生产者还能更好地宣传自己的农产品,让自己的产品信息在市场上更低成本地流动。
从上面的一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区块链技术正在加紧在传统行业中落地,而国内外众多大型企业都在纷纷布局区块链+农产品溯源,说明了这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这是因为食品尤其是日常必需的食品,与每一个消费者息息相关,食品安全也成为了现阶段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正是这一环节目前存在诸多痛点,而用传统方法显得乱象丛生、捉襟见肘,区块链技术以它独特的优势,为食品溯源带来了柳暗花明的新希望。尽管目前这一阶段,完全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工具仍有待时日,即使是大型企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但在技术上的可行和市场缺口却昭示着它潜在的巨大契机。一旦区块链在食品溯源上落地,借助公众的体验,区块链将迎来属于它的新的时代,到那时我们将再不能说区块链只是一个概念了。
知晓天下农经事,关注农民生产生活。想知道更多关于三农的最新资讯吗?敬请登录注册成为“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会员,农经好帮手,致富奔小康。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是由金政互联·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联合全国50多家企事业机关单位共同组成,该中心专注并致力于国家重点三农课题调研和惠农项目反馈工作,对社会热点、焦点三农现象等课题研究工作,开展三农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三农信息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工作,采集与发布三农资讯工作,开展涉农维权援助工作,提供三农信息化方面有偿服务等工作。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欢迎您的加入,让我们携起手来情系三农,共同奔向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