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金星宾馆前身是沈阳军区第一招待所,1948年成立于炮火纷飞的东北解放战场,为首长机关和部队官兵提供优质服务;1979年,宾馆开始面向社会经营;1988年,更名为沈阳军区司令部金星宾馆,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当初在生存线上努力挣扎,到如今成为以“食在金星”名扬沈阳的三星级旅游饭店,金星宾馆走过了怎样一条不寻常之路?
转变中遭遇瓶颈
前不久,金星宾馆举办了以“品鉴鲁菜美食,弘扬餐饮文化”为主题的第一届新派鲁菜美食节。一道道做工精美、品质优良、寓意深刻的新派鲁菜让到场的多位享誉国际的烹饪大师连连称赞“‘食在金星’名副其实。”
沈阳金星宾馆总经理王宝农说:“我们旨在通过美食节这种形式,促进宾馆在文化上的全面发展进步,为宾馆的经营创收和服务保障工作注入浓郁的文化内涵。”
开始面向社会经营之初,“金星人”遭遇到了种种困难,首先面临的就是思想观念上要及时转变,经营模式也要跟随市场步伐进行调整。经过摸索、总结,金星宾馆最终确定继续秉承“姓军为兵、服务宾客”的传统宗旨,把金星宾馆建设成为“顾客之家、军人之家”,并把原先的一些优良传统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餐饮文化和服务文化。
“勤奋爱岗,业精技高,诚实厚道,团结拼搏,创先争优,做亮”成为金星精神,是“金星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军人作风是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宾馆先后开展了“端正思想作风,有效履行使命”、“爱军奉献,爱岗敬业”、“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多项教育整顿,无论是党员干部、业务骨干还是基层员工,都自觉践行,使整体队伍的思想作风、精神面貌和风气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今天我的工作安排是什么?今天我能让多少顾客感到惊喜?今天我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今天我能为宾馆提出哪些好的建议?今天我准备在哪些方面进步一点点?今天我如何工作得更快乐一些?”的“晨六问”和“我今天是否完成了工作目标?我今天是否有让顾客不满意的地方?我今天学到了什么?我今天记住了多少顾客的姓名、习惯和爱好?我明天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我明天的工作目标是什么?”的“夜六思”更是根植于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深处。在经营管理上继承和发扬军人作风,对外竖起了一面旗帜,对内形成了号召力,使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得到了较大提升。
2010年底以来,宾馆还开展了以服务技能大赛、基础培训、“风暴例会”、创新菜品展示、秋季集中训练、比武竞赛、综合展演等为主的“岗位练兵”活动,员工们在活动中个个创先争优,切实提升了宾馆的。此外,竞技趣味运动会、红歌赛、文艺联欢、中秋赏月、“十一”征文、座谈交流、专家授课、赴江浙山东学习考察等活动也极大提高了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金星之光》报纸的创刊也让宾馆的文化传播有了滋养的沃土。
以独特文化营造品牌
是文化建设让这个拥有64年的光荣革命历程的老牌宾馆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个文化是指“金星”独特的餐饮文化、服务文化。
“食在金星”的良好口碑源于宾馆注重学习百家之长,形成具有金星特色的品牌菜系。去年,金星宾馆积极与“山东省餐饮名店”临沂荣华大酒店合作,秉承儒家中庸之道,融合华夏各系乃至世界各地菜品之所长,注重少油清淡、原汤原味,以咸、鲜、甜为主的新派鲁菜引入宾馆,并特别邀请5位鲁菜烹饪名师主理献技。
与此同时,“金星人”还打造了独特的服务文化来感染顾客。金星服务文化的精髓是“礼和精诚”,即“礼之用,和为贵,精于业,诚自心”。
“礼”——礼貌、礼仪、礼遇,讲究以礼待客。“金星人”重视礼仪的培训工作,要求员工懂礼仪、重礼仪,用礼仪培养员工的良好气质,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和”——和谐、和气、和美,追求以和聚财。“金星人”注重和谐,以菜品为例,“金星人”善于学习百家之长,善于融合,不断创新以打造自身的特色。注重营造和谐环境,并把这种理念带到服务顾客的过程中去。
“精”——精致、精彩、精湛,持续以精创业。“金星人”将训练、比武竞赛、综合展演等等一系列“岗位练兵”活动渗入到平时的工作中,以达到技艺精湛的水平,为顾客提供各项“精湛”的服务。
“诚”——诚实、诚信、诚挚,完善以诚奉献。“金星人”注重诚信,狠抓采购关,严把制作关,以诚信为己任。此外,“金星人”还注重真诚,将顾客当做自己的家人来关心和爱护,用心服务每一位顾客。2011年,金星宾馆实现营业收入2840万元,而餐饮收入就为1840万元,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全体“金星人”的不懈努力下,金星宾馆被评为三星级饭店,荣获“辽宁省十佳饭店”荣誉称号;2011年,宾馆实现营业收入2840万元,接待会议和大型团队260个,新增客户63家,平均达到65%;宾馆还被沈阳军区司令部管理局评为全面建设标兵单位、岗位练兵先进单位,多个集体和个人立功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