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湖北、四川、江苏等9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收购新产油菜籽62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56万吨。
近期江苏省率先出台了菜籽收购补贴政策细则,政策细则采取直补农户的方式,而其他油菜籽主产区依旧没有动静。今年临时收储政策取消,油菜籽行情一直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农民销售的积极性不高,榨油厂也是冷冷清清。专业人士分析,未来油菜籽加工企业将会出现分化。在襄阳市元大榨油厂,一辆辆满载着油菜籽的车辆正在过磅、入库。榨油厂负责人介绍,湖北近期遭受连续的阴雨天气,使得油菜籽储存难度加大,农户手上积压许久的油菜籽也陆续开始销售了。
张新是一名油菜籽经纪人,前期从农户手上高价收来了油菜籽,眼看着厂商收购价格越压越低,张新不得不做亏本买卖。
张新是这样表示的:“我今天卖了45吨菜籽。我们中间商前期收的都是高价的,都是两块钱以上收的,厂家现在收的是一块七毛钱一斤, 厂家一块六收是保本的,农户两块钱以上卖是保本的,我们收购时也是两块钱以上的,现在也是亏本的。”
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湖北、四川、江苏等9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收购新产油菜籽62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56万吨。襄阳中利杰粮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全福说,今年油菜籽价格与往年相比,降幅太大,种植户们接受不了,企业收购也达不到预期。
杨全福无奈地说道:“现在目前收了三万吨,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早就收了二十万吨了。我们年加工量是三十万吨,离我们加工量还是很遥远的,很大的。为啥子呢?去年,国家标准是每斤两块五毛多的菜籽价格,现在一块七,价格差距太大,老百姓接受不了。”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湖北地区油菜籽收购价为1.68~1.75元/斤,江苏地区为1.67~1.70元/斤,四川地区油厂挂牌价格为2.25~2.40元/斤。而去年油菜籽价格保持在每斤2.5元以上,一度还出现过有价无市的现象。
从2008年开始,国家实行临储菜籽收购政策,这一政策在稳定油菜籽种植面积、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今年起,国家油菜籽临储政策取消,没有了政府托底,加工企业和种植户都处于迷茫之中,油菜籽市场也进入阵痛期。河南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分析师陈艳军认为,过去临时收储政策,导致国内油菜籽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而取消临时收储虽然会造成短期阵痛,但这是与国外市场接轨的必然选择。
陈艳军表示:“这是大势所趋,一方面理顺了国内外油菜籽和菜籽油的关系,因为在过去两三年,一直是国内菜籽价格远高于国外,非常不利于国内企业,尤其是主产区的企业。就拿现在来说,现在进口菜籽到港是3600左右,年内最低是在3400左右,如果继续延续去年的收购价,那么国产菜籽就没有竞价优势,短期来说,阵痛期是必须的。”
国内种植面积下降,国产油菜籽的供给量将会下降,这是必然趋势。而国内油菜籽压榨产能仍在扩张,目前国内压榨产能是油菜籽供给量的2.5到3倍,产能严重过剩,国内油菜籽市场对外依赖度提高。长期来看,国内榨油企业将会出现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