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市场行情 > 行业报告 > 2017年江西省油菜籽种植行业分析 返回首页

2017年江西省油菜籽种植行业分析

时间:2017-07-25 08:20来源: 中国惠农网作者:收藏
[导读]江西省是我国油菜的的生产地之一,今年江西省油菜籽种植行业状况表现喜人,单产上升、成本降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尽管如此,江西省油菜籽的生产种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今天惠农网小编就带你来看看!

据对江西省全省11个油菜生产县165位农户油菜生产、成本收益状况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江西省油菜种植面积稳中有增,油菜籽成本收益呈现“三升一降一持平”态势,即单产上升,价格持平,成本下降,纯收益和亩均成本纯收益率大幅提升。具体情况如下:

1.单产上升。据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江西省夏收油菜籽面积521.2千公顷,较去年减2.4%;总产达71.82万吨,较去年增61吨,保持稳定;单产91.9公斤/亩,较上年增2.5%。主要原因在于:一是2016年秋播期间,晴雨相间,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油菜播种;二是苗情长势较好。由于油菜播期较早,墒情合适,管理措施到位,油菜整体长势较旺盛。

2.亩均纯收益和亩均成本纯收益率大幅上升。调查户油菜亩均纯收益为216.8元,同比增63.9元,大幅上升41.8%;调查户油菜亩均纯成本收益率54.0%,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

3.价格基本持平。自2015年国家取消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后,2016、2017年油菜籽行情继续由市场决定。由于江西省油菜籽以自产自销居多,价格整体保持稳定运行态势。调查县平均售价为2.8元/斤,同比基本持平。

4.总成本下降。2017年调查户油菜种植成本普遍有所下降,亩均总成本401.2元,同比减少5.0元,减幅1.2%。一是亩均人工成本227.6元,同比下降2%。尽管2017年家庭用工日工价上涨到42.7元/天,同比上涨3.7%;雇工工价106.7元/天,同比上涨3.7%;但亩均用工个数为5.3个,同比减0.4个,减幅达6%;二是亩均物质费用165.1元,同比减1.4元。贯彻落实《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大力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农药费、化肥费同比分别下降6.7%、1.2%,农家肥费同比上升12.3%。机械作业费同比下降3.0%。

虽然江西省今年油菜籽行业发展成果让人欢喜,但还是存在的不少问题。例如:

1.油菜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种植积极性不高。一是江西省油菜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和经济作物相比差距较大。二是由于国家取消了临储政策,油菜籽价格稳定运行;三是国内外菜籽油市场价格倒挂现象持续,低价且出油率高的进口菜籽油对国内市场形成持续冲击。

2.种植结构和方式调整,前后茬栽培作物季节矛盾较突出。受早稻直播等生产方式的改变,对油菜生产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如江西省各地反映,稻稻油模式基本要求4月25日前收割,最晚不超过4月底,但此时油菜籽粒还在充实阶段,如提早收获则损失产量。最终,导致江西省稻稻油模式还停留在局部地区(主要集中在赣南地区)示范阶段,未能大面积推广。

3.机械化程度较低,经营模式单一。一是受江西特殊地形条件(以丘陵、山地为主)影响,油菜生产劳动强度大,专业适用机械缺乏,且农机收获损失率较高。目前江西省油菜综合机械化水平不高;二是江西省油菜种植仍然是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管理较粗放,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不仅制约了机械化发展,还影响了“一促四防”等配套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油菜籽销售大多通过小作坊榨油或者卖给上门商贩等传统模式,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产业链条较短。

4.科研水平相对滞后,生产科技含量偏低。一是江西省油菜产业科研水平还相对滞后,缺乏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品种、新技术,在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相对较弱。二是研究和推广队伍分散,创新能力还有待赶超,成果转化率低、速度慢。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现有技术推广应用率不高;三是 “互联网+”技术与油菜生产融合度较低。

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但如果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江西省的油菜籽种植业的发展一定会更快,惠及更多的农民!

0

还行

1

很好看

0

不好看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