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市场行情 > 预警信息 > 本周北京市蔬菜价格走势分析(2017.4.29-2017.5.5) 返回首页

本周北京市蔬菜价格走势分析(2017.4.29-2017.5.5)

时间:2017-06-22 10:42来源: 未知作者:收藏

  据监测的新发地批发市场销售数据显示,本周北京市场菜价走出了1条平缓的抛物线,周前期缓慢上涨;周后期缓慢回落。

  5月5日,市场上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09元/公斤,比4月28日的2.10元/公斤下降0.48%;比去年同期的2.81元/公斤下降25.62%。周环比微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末,年同比下降28.81%,本周同比降幅略有收窄。

  本周内的最高价2.16元/公斤(5月1、2、3日),比上周的2.17元/公斤下降0.46%;本周内的最低价2.09元/公斤(5月5日),比上周的2.10元/公斤下降0.48%。本周的最高价出现在周中期,最低价出现在周后期,说明本周前期菜价在周前期回升,周后期回落。

  近期蔬菜整体供应状况是略大于需求的,一些蔬菜的价格已经下降到近几年同期的最低点。在这种情况下,产地的生产者对低价格时不时地进行一些抵制,造成价格时不时地出现一些波动;市场上的批发商在销售过程中也时不时地出现一些亏损,也会随时进行一些价格的调整,力图尽可能地减少一些损失,这是近期价格经常性出现一些波动的根源。比如近期多次出现的河南蒜苗(蒜薹)卖难、山东蒜苗卖难的报道,实际情况是,即便是产地蒜苗不要钱,运到市场以后,销售蒜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运费和销售费用,这样一来,经销商自然就不愿意再销售类似的蒜苗了。

  在农产品流通的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叫商品化过程,比如蒜薹,它生长在大蒜苗中的时候叫农产品;把蒜薹从大蒜苗中抽取出来,分类整理,打捆包装,运送到市场,这个过程是商品化过程,这时候的蒜薹就叫做商品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过程要发生许多费用,这些费用甚至超过农产品自身的费用(价值)。蒜薹在商品化过程中所发生的部分费用,即从抽取、分类整理、打捆包装到装车的费用,山东大部分地区的人工费用在0.7元/斤左右,这部分费用超过市场上一些在售的蒜薹的费用。所以,一些商户在经营蒜薹过程***现亏损,就不愿意再收购蒜薹了。也有些生产者看到市场上销售的一部分蒜薹价格甚至低于商品化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索性就不再进行商品化过程了。他的蒜薹就只能叫做农产品而非商品。我们看到那些被遗弃在路边的蒜薹,都是缺少分类整理、打捆包装的加工工序,没有完成商品化过程的农产品。

  目前,北方春季蔬菜的供应能力仍然是大于需求的,这种现象会涵盖整个上半年,菜价仍然会继续在低位运行,很难出现实质性上涨,部分蔬菜还有可能出现阶段性卖难现象。同时,价格时不时地出现一些波动,也是很正常的市场现象了。

  热点蔬菜

  1、黄瓜

  5月5日,市场上黄瓜的批发价是0.65-1.1元/斤,上周同期(4月28日)的价格是0.8-1.3元/斤,周环比下降16.67%。去年同期是0.6-1.2元/斤,年同比下降2.78%。

  本周黄瓜价格出现比较明显的降幅,价格大幅下降的原因是河北多地冷棚黄瓜开始上市。此前北京市场上销售的黄瓜,主要来自辽宁朝阳凌源地区和内蒙赤峰宁城地区,是暖棚黄瓜。近期,这些暖棚黄瓜仍在应市,河北廊坊、衡水、沧州冷棚黄瓜也开始上市。多个产地的黄瓜同时应市,供应量明显增大,价格降幅明显。

  此前我们一直在谈蔬菜的供应链,就是同一种蔬菜,在不同的时间段由不同的地区或者不同的生产方式来供应,黄瓜的供应链就是1个比较好的例子。冬季北京人吃暖棚黄瓜,主产地是东北地区;春夏之交吃冷棚黄瓜,主产地是河北多地;夏秋季既有冷棚黄瓜也有露地黄瓜,主产地是河北、山东地区;冬春季又是吃暖棚黄瓜。多个产地、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的黄瓜在不同的时间段供应市场,形成了1个完整的供应链。在整个供应链中,任何1个产地生产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价格的大幅波动。今年春夏之交,黄瓜的供应链产地转换和生产方式转换正在进行之中,从目前的转换过程来看,供应链衔接得十分顺利,黄瓜的价格运行比较平稳。目前价格下降,属于季节性下降,季节性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产地距离销地比较近,产品又是应季商品,运输的费用、保鲜的费用以及生产的费用都低于反季节商品,价格下降就属于季节性下降。

  2、豇豆

  5月5日,市场上豇豆的批发价是1.7-3.6元/斤,上周同期(4月28日)的价格是2.8-3.8元/斤,周环比下降19.70%。去年同期是2-2.6元/斤,年同比上涨15.22%。

  本周豇豆的价格也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下降的动力主要是广西合浦豇豆降幅明显。

  本周市场上销售的豇豆主要来自2个产地:1个是广西合浦,1个是山东聊城。广西合浦地区是北京冬春季豆角类蔬菜的主要供应地之一,今年春季,合浦地区架豆的种植面积减少,豇豆的种植面积扩大,以至于到5月份还有豇豆进京。目前正是合浦豇豆上市的高峰期,其在北京豇豆中所占的份额能够达到80%以上。由于豇豆是喜温产品,广西豇豆是露地生产的,山东豇豆是日光温室生产的,所以广西豇豆的生产成本低于山东。又由于广西进京路途遥远,运输的费用、保鲜的费用则远远高于山东。但是,由于广西豇豆目前正值上市高峰期,产量充足,价格降幅明显。山东豇豆的价格在广西豇豆的打压下,价格也出现了下降,但是由于山东豇豆目前的产量还比较少,鲜嫩程度又优于广西,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降幅还是比较小的。

  后期,山东菏泽的豇豆会接续上市,河北保定、廊坊的豇豆也会上市,豇豆的价格也会进入下降区间。

  3、西葫芦

  5月5日,市场上西葫芦的批发价是0.3-0.5元/斤,上周同期(4月28日)的价格是0.4-0.7元/斤,周环比下降27.27%。去年同期是0.35-0.7元/斤,年同比下降23.81%。

  本周西葫芦的价格降幅比较明显,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山东聊城地区露地生产的西葫芦大量上市。据悉,聊城地区春季西葫芦的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又是露地种植,目前聊城西葫芦的价格下降,既有季节性下降的因素,也有扩种的因素。目前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低点,如果农户不提前拔秧,西葫芦的价格还会继续在低位运行一段时间。

  4、圆茄

  5月5日,市场上黄瓜的批发价是0.65-1.1元/斤,上周同期(4月28日)的价格是0.8-1.3元/斤,周环比下降16.67%。去年同期是0.6-1.2元/斤,年同比下降2.78%。

  本周圆茄价格下降,是3种生产方式生产的圆茄共同应市的结果。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圆茄,既有辽宁锦州、内蒙赤峰暖棚生产的;也有河北衡水冷棚生产的;还有山东露地生产的。3种生产方式生产的圆茄共同应市,是导致价格环比下降的主要因素。(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