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根据农批市场信息统计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七月份30个蔬菜监测品种,截止到本月25日止,批发均价每公斤3.41元,与上月统计周期每公斤3.05元同比上涨11.80%,其中有17个品种上涨,13个品种下跌,总体价格行情为涨多跌少,叶类蔬菜处在高位运行之中。
价格涨跌幅度对比
七月份上涨的17个品种,涨幅最高品种为98.33%,涨幅最低品种为4.02%,平均涨幅30.51%;其中涨幅超过10%以上的有13个品种,分别是:生菜每公斤5.95元,涨幅98.33%;尖椒每公斤3.05元,涨幅66.67%;油菜每公斤4.40元,涨幅57.14%;青椒每公斤2.30元,涨幅50.33%;茄子每公斤2.80元,涨幅37.93%;山药每公斤5.48元,涨幅33.66%元;莴笋每公斤2.80元,涨幅30.23%;大葱每公斤3.73元,涨幅26.44%;芹菜每公斤4.88元,涨幅22.00%;豆角每公斤3.45元,涨幅21.91%;菠菜每公斤6.95元,涨幅20.87%;西葫芦每公斤3.35元,涨幅19.64%;生姜每公斤5.48元,涨幅12.30%;其他品种上涨幅度在4.26%至7.27%之间。
七月份下跌的13个品种,跌幅最大的26.79%,跌幅最小的品种2.53%,平均跌幅11.27%;其中跌幅超过10%以上的有5个品种,分别是:南瓜每公斤1.23元,跌幅26.79%;冬瓜每公斤1.45元,跌幅22.87%;西红柿每公斤2.88元,跌幅18.41%,苦瓜每公斤2.43元,跌幅17.63%;洋葱每公斤1.20元,跌幅16.08%;其他品种下跌幅度2.86%至9.62%之间。
价格涨跌运行分析
七月份市场供应的蔬菜整体价格涨多跌少,上涨的品种主要是叶类蔬菜和椒果类蔬菜。叶类菜本地几乎没有品种上市,象生菜、油菜、芹菜、菠菜、韭菜等品种,全部来自北方生产基地,进入中旬后,气温一直上升,由于天气炎热,叶类菜不容易保存,北方外来叶菜均采用冰车或冰袋保鲜等方式运输,成本增加,造成价格上涨,本地唯一的叶类藤条空心菜,由于6月份雨季讯期原因,影响生长,后又被高温照射,收成很低,至目前为止,每公斤仍在7元左右之间浮动,高峰期零售价每市斤5元左右。
椒类蔬菜品种应该是本地的优势产品,由于6月份讯期的二十多天雨季,造成椒苗烂根、落花,几乎没有收成,目前市场上的尖椒和青椒基本上来自外地,价格一直上涨,目前仍无下跌迹象。
本月下跌的几个品种,主要是本地果类品种蔬菜:如南瓜、冬瓜、西红柿和丝瓜等品种,因果类品种不受讯期影响,生长条件要求不高,不影响产量收成,因而促成价低快销趋势。
价格行情预测
进入8月份后,气温仍处在高温伏热期,外来叶类菜和椒类菜将继续成为市场供应的主力军,但炎热天气不利于以上两大类品种蔬菜储藏的劣势同样存在,预计价格仍有稳中或小幅上扬的态势,其他品种受高温天气影响,使蔬菜的收成、运输、存放等成本增加,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宜春市服务业发展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