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报道不实,现已删除
中华名酒城是首个拥有超大实体店面、保证销售产品为正规渠道真酒的综合性电子商务网站,是您购物的放心之选。商城所有白酒品牌均为厂家直接入驻品牌,厂家直销;洋酒品牌均为正规渠道的真品。
中外名酒城具备了名酒品牌展示中心、大众消费中心、国内团购中心、国际采购中心四大功能。彰显了名酒文化的独特风采,顺应了规范酒业市场的社会需求。
中外名酒城是一个充满商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项目,其整合名酒资源的创举,符合中国酒业的战略发展趋势,顺应了各名酒企业的发展需求。
中外名酒城,为众多名酒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为名酒与消费者的亲密接触提供了更加直接和便利的渠道,众多名酒走入消费者中间,让消费者有更多的机会来领略灿烂的美酒文化,感受名酒的醇香。
中外名酒城白酒区汇集了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西凤、双沟、古井贡、汾酒、洋河、稻花香、郎酒、古贝春、酒鬼酒、水井坊、永不分离等中国知名酒品牌以及北京地产名酒红星二锅头。
剑南春酒史话
剑南春传统酿造技艺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始终得到继承和发展。在唐朝,百业兴旺,绵竹成熟酿酒技艺下诞生的“剑南烧春”(唐代,绵竹属剑南道而得名)倾动朝野。唐人李肇的《唐·国史补》对天下名酒记载道:“酒则有……乌程之若下,剑南之烧春……”,剑南烧春更作为宫廷御酒而被载于《后唐书·德宗本记》。这是唯一载入正史的四川名酒,也是中国至今唯一尚存的唐代名酒,是绵竹酒文化史上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另据黄葆真《事类统编》载曰:“为生春,《德宗本记》剑南贡生春酒。”
在宋代,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影响和作用不仅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上,同时还为南宋抗金做出了重要贡献。据《宋会要》记载:南宋初年,为了筹集军费抗击金兵,时任川陕巡抚处置使的绵竹人张浚从绵竹兴旺发达的酿酒业和大额的酒税上得到启发,于建炎三年(1129年)实施“隔槽酒法”,鼓励民间纳钱酿酒,次年便使四川酒税由过去的缗钱140万缗猛增至690万缗。此法前后施行了七十余年。这笔庞大的酒税收入大大缓解了南宋王朝军需困难,在抗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绵竹酿酒业为代表的四川酒业在这段历史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力量。
清末,绵竹酿酒作坊已有上百家,著名大曲坊已增到18家,绵竹商贸因此更为昌盛,出现了“山程水陆货争呼,坐贾行商日夜图。济济直如绵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清诗人李锡命《咏绵竹》)的繁荣景象。
历史跨入20世纪以后,绵竹酒业又有了一番新的风姿。 1911年,绵竹大曲首获四川省劝业会头等奖;1928年再度获四川省国货展览会奖;1929年“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义全和”等12家大曲酒作坊的产品,又获四川省优秀酒类奖;1932年,四川省举办***名产品展览会,绵竹提供了多种产品送展,其中“恒丰泰”酿造的绵竹大曲酒首次被批准使用注册商标,以崭新的时代风貌引起一番轰动。当时一诗人曾为绵竹的酿酒家题词:“百里闻香绵竹酒,天下何人不识君。”据《绵竹县酒类调查表》记载:至1941年,全县酿酒作坊已多达200余家,产酒二百余万公斤。从1913年绵竹“义全兴”大曲坊在成都开店销售绵竹大曲,至1949年,专门经营绵竹大曲的酒庄、酒行、酒店已达50余家,绵竹大曲被称为成都“酒坛一霸”。而且还销往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