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为此,各省市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相继推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改革政策措施。据消息称,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浙江农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1万元,届时,城乡居民收入比有望缩小至2∶1。
图:农田景色
据悉,该《意见》系浙江继2008年推出农村改革四十条后,再次聚焦三农,站在历史新方位,重磅推出的三农转型四十条。不过浙江也正经历生态转型的阵痛。近几年,浙江力推五水共治,倒逼产业转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几年间,诸多国字头试点示范创建平台花落浙江。诸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现代林业经济发展试验区等。
图:农田景色
如何利用这些平台建设任务,完成三农转型发展,是浙江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主要方向。《意见》提出,未来几年,浙江仍将产业作为基础,以农业两区为重点,全面提升生产基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优质化、手段智慧化、田园美丽化水平。根据计划,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到2020年,浙江将建成100个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园区、200个集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园,以及100个特色农业强镇和80条全产业链。
图:农田景色
此外,《意见》也从绿色、安全、品牌3个层面,对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新要求。比如,推行标准化+农业,在2019年底前,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平台覆盖所有规模经营主体;打造三名工程,培育一批农业领军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打响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
图:农田景色
据了解,《意见》中还有一个关键词改革。接下来,浙江将深化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通过赋权活权,保护和增进农民权益,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土地一直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此次《意见》中,专门提出将建立健全用地保障机制,含金量很高。比如: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第一农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