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全力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省供销社、市委、市政府在我县召开全省供销社暨陇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现场会,这是对我县农业与农村工作的检阅和指导,对加速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全县合作社建设及产业开发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幅员面积4299.92平方公里,辖4镇25乡568村,总人口53.5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8.42万人,有耕地198万亩。礼县是传统农业大县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国60个苹果重点生产县、全省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牛羊产业大县和梯田建设大县。县域川坝河谷地带土地肥沃,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富集,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特色产业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健全农业服务组织的桥梁,积极探索“统一指导、多元创办、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模式,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依托产业,科学规划,营造合作社发展的浓厚氛围。我们坚持以产业为载体,紧紧围绕“北果南椒、整县畜牧、高山药材、川坝蔬菜”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七个产业专项规划,明确了以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以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着力构建“三产区、四基地、多片带”的特色产业发展框架。科学确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战略地位,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县乡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专业技术队伍的指导服务作用和基层干部的实干兴业作用,全县上下形成了依托产业发展加快合作社建设的浓厚氛围。目前,我县已创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16个,其中省级示范社3个、市级示范社10个、县级示范社15个,入社农户达到9428户,辐射带动28094户。创建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72个,带动发展苹果48.37万亩、核桃31万亩、花椒11.1万亩,全县已形成沿西汉水上游两岸及其支流60公里苹果林带,总面积位列全省第二,全市第一,经济林果总产量达1.76亿公斤、产值3.65亿元;创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56个,带动种植蔬菜6.4万亩、中药材8.6万亩,新建养殖小区8个、养殖大户179户,全县出栏商品畜禽50.34万头只,种植养殖业产值3.12亿元。
二、政策引导,资金助推,促进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坚持以政策扶持为先导,资金扶持为动力,强化服务为保证,制定和落实扶持合作社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制定出台了《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工作的意见》、《加快土地流转扶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办法》、《果蔬恒温保鲜库建设扶持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县财政每年落实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800万元,并切块部分资金用于土地流转奖励扶持补贴,对集中连片新植苹果500亩以上的合作社、企业、其他经济实体或个人给予每亩200元连续三年奖励扶持;对连片种植中药材500亩、设施蔬菜10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200元的一次性奖励扶持;每建1000吨果蔬恒温保鲜库落实奖补资金20万元。全县已通过政策扶持流转土地6.02万亩、流转林地3.5万亩,其中合作社流转土地1.26万亩。组建了壮大果业、四季青果业、绿意果业等15个流转土地500亩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石桥柳树、永坪赵坪、崖城山根、宽川张杨等11个新品种展示、新技术应用标准化苹果园7676亩,建成石桥圣泉核桃基地4930亩,城关新关、石桥汉阳、永兴永兴等7个蔬菜种植基地 320亩,洮坪大山、沙金联丰、固城草滩等5个中药材种植基地3000亩,兑现扶持补助资金97.67万元。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果蔬恒温保鲜库13座、库容3.43万吨,带动合作社社员新建贮量5吨以上的土窑窖240个,全县农产品贮藏量达到3.63万吨,兑现奖补资金499万元。依托养牛大县养殖业贷款贴息补助项目,对双成、裕丰、卤源等20多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贷款贴息补助扶持,每年贴息扶持补助资金均在100万元以上。
三、强化服务,部门协作,促进合作社规范有序运行。我们坚持把加强指导、规范运行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重中之重,采取“先发展、后规范”、“先运作、后完善”的办法,促进合作社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管理、正规化运行。 一是强化建章立制。按照农业部农村合作社示范章程,不断完善全县合作社章程、组织机构和职责,建立健全社员管理、财务管理、民主议事、会务公开、决算分配、股金筹集与管理、档案管理、风险保障等八项制度,指导合作社建立开支审批、会计核算、收益分配等财务核算体系和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全县规范社和比较规范社占70%以上。二是强化综合服务。坚持把服务放在工作首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服务,免征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三是强化部门协作。县农牧、供销社、农办、林业等部门结合重点产业,深入开展调研,指导专业合作社创建和发展;工商、民政、国税、地税等部门简化登记手续,落实合作社税费优惠政策。县上整合农牧、供销社、扶贫等部门资金1600多万元,为嘉禾、惠农等合作社配套硬化田间道路20条46公里,建设水窖206眼,实施果园管灌工程3处,全县形成“多部门参与、多产业推进、多元化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良好局面。四是强化宣传推介。在礼县门户网站开辟了合作社专栏,帮助合作社及时参加农产品展销会,指导发展订单农业。全县有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免费在“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办了网页,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搭建了信息交流和产品销售的平台。
四、示范带动,科技引领,促进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我们坚持把合作社建设作为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基地建设,兴建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一是坚持示范带动。整合国家、省、市、县项目资金910万元用于苹果园区建设,依托合作社创建苹果主干密植型示范园500亩、标准化栽培示范园2500亩、提质增效示范园2855亩;创建农业部标准果园1240亩、省级标准果园2835亩、市级标准果园461亩;建成优质苗木繁育基地32亩、“有机苹果生产转换基地”1760亩、苹果品种比较试验示范园29亩。二是坚持促优提升。大力推广苹果高接换优、缩冠压冠、果实套袋、花前复剪等10项促优措施,每年实施高接换优6万亩,缩冠压冠3万亩。实施核桃嫁接换优2万亩、40万株,建成优质核桃苗木繁育基地500亩,在全县24个市级核桃“两化”建设示范村实施整形修剪、施肥培土、嫁接换优、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措施,全县果树品种结构和树龄结构日趋合理,果品产量和质量明显提升。三是坚持科技引领。县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引进推广林果、蔬菜、中药材等新品种160多个,集中连片定植优质苹果基地26.65万亩,建成核桃品种园14个3400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9个2460亩。积极推广青贮氨化饲料和畜禽生态放养,大力发展钢架拱棚、温室蔬菜集约化设施栽培。加大科技培训,每年培训农民科技明白人5万多人。坚持实行技术人员包村联户工作机制,每年抽调专业技术人员60名包抓60个重点村,联系600名示范户,示范带动6000户果农,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四是坚持龙头带动。依托基地优势,启动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与仓储龙头企业向园区聚集。建成陇南长城果汁饮料公司年产1万吨浓缩果汁生产线,累计生产浓缩果汁32473吨,出口创汇4532万美元;春天药业大黄加工厂年加工中药材3000多吨,年产值2000多万元;鼎鑫食品公司集约发展苹果、甜玉米等定单农业,年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集多产业“繁育、示范、培训、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汉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成后,将通过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模式、新理念的应用和展示,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典型引导,品牌带动,增强合作社市场竞争能力。我们坚持把合作社作为联系市场与农户的纽带,精心培育了一批集生产经营于一体、产供销相结合、农户+协会+基地的生产典型。每年坚持举办农产品推介会,指导良源果业、永兴良友等5个合作社在省外建立了直销点。红胜果专业合作社于今年2月取得苹果鲜果出口权,直接出口创汇达45.21万美元,并与印度三家公司签订300万美元苹果出口合同,与山东泰丰果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3000吨苹果购销合同。坚持开展特色农产品“一注册三认证”,成功申报了礼县无公害大黄、大蒜、苹果、西瓜、蔬菜五个农产品产地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礼县苹果”先后通过省农牧厅无公害产地认定、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申请注册了“铨水大黄”、“先秦贡果”等12个特色商标和苹果、苹果汁、大黄3个产品出口权。陇南长城果汁饮料公司浓缩果汁通过有机产品质量认证,全县认证绿色苹果园12.2万亩、绿色产品3.5万吨;全县15万亩核桃、10万亩花椒通过甘肃农业生态环保管理站产地、绿色、无公害认证,特色农业标准化水平迅速提升。
近年来,我们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产业开发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省、市的要求和兄弟市、县(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特别在合作社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产业联动与市场运作等方面还需深度探索。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学习先进经验,在省、市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实行稳步推进、逐步规范、政策扶持、科学发展的方略,扶持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优质种苗业、高效精细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和深加工、高附加值、出口贸易农产品,形成具有礼县特色的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以产业发展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日
-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民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mwwt.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9690号-21

联系邮箱:nongmin212@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6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