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农经处、农经站的关心指导下,吴忠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规模、效益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和发展,成为农村中当前最有活力和影响的新型经济体,在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主要特点
一是数量增长快。在国家政策支持鼓励下,专业合作社顺应市场发展要求,以量起步、逐步规范、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86家,2011年达到650家,新增264家,增长68.4%,每年新注册专业合作社40家左右。
二是涵盖领域宽。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延伸到43个乡镇,537个村,涉及全市95%的村。种植业244家,养殖业279家,服务业、手工业等为主的127家,分别占总数的37.5%、42.9%、19.5%。涉及粮食、养殖、果蔬、水产等多个产业,连接基地85万亩、500多万头(羽)。
三是运行机制活。从发展主体看,有企业、村集体、个体老板、公司、科技人员、农村能人等多种;从合作方式看,有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生产合作等方式;从返利取酬看,有分红、返利、增股、领取现金等方式;从创办模式看,有种养大户创办型、龙头企业领办型、农技组织牵头型、农村能人领办型、村级干部带领型等多种模式。
四是监督管理严。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在农经部门备案,在工商、农经部门监督管理下运行,基本做到有章程、有制度、有机构,人员专业化、运行制度化、管理规范化。
五是经济效益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组织,入社成员总数5.7万人(户),辐射带动农户约15万人。2011年注册资金8.2亿元,经营收入2.8亿元,盈余4897万元,入社成员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7%,达2627元。
二、主要做法
一是借政策扶持,助推发展。近年来,市委、政府将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效能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年初分解任务、量化指标,年中督查、年底考核,得分纳入综合评分中。各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相关政策,制定了地方性的扶持政策和实施方案,每年对本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给予2—4万元的以奖代补,全市每年获得中央及自治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项目”资金300多万元,有力地引导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二是借大力宣传,引导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减免政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授课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政策和法律,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了较好的社会基础、舆论基础、群众基础,发展环境宽松,发展形势喜人。
三是借培育典型,带动发展。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标准》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大力培育发展示范合作社,树立样板和标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我市已有国家级示范社23家,区级示范社18家,市级示范社12家,县级示范社46家。近期农业部表彰的600家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中,我市义明奶牛养殖合作社、丰育养殖专业合作社榜上有名。
四是借强化服务,促进发展。近年来,我们组织专业合作社参加了西洽会、中阿经贸论坛、回商大会等大型商贸洽谈会,开展宣传推介活动。选派20多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陕西、河南等地培训,考察吸引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加强人员培训。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合作社开展技术咨询、业务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吴忠农业信息网”,为合作社提供市场、技术等信息服务。市人大、政协等部门多次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课题的调研,指导合作社完善章程,健全制度,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
三、主要成效
一是发展壮大了一批优特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推进了农业“十大基地”建设,促进了“四条现代农业示范带”的形成。利通区天露、学福、富农等奶牛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成为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的排头兵,带动全市新建规模化牧场52个;红寺堡区益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1000多农户种植中药材3000多亩;盐池县丰育养殖专业合作社年销售优质滩羊4万多只,带动了周边300户农民养殖滩羊7万多只;同心县天启薯业专业合作社年收购加工马铃薯50万吨以上,为薯农变现2亿元,带动了同心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青铜峡华标设施园艺果品专业合作社成立销售中心,带动叶升镇种植葡萄突破3000亩。
二是推介创立了一批知名品牌。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农民生产上克服了盲目性,顺应市场需求有计划组织生产,在品种、技术、管理上有了质的提升,所生产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获得了效益最大化。全市已培育出“马兴牌西瓜”、“红十月葡萄”、“爱高斯裘皮”、“天启马铃薯”、“裕丰昌滩羊”等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地方品牌。
三是培养造就了一批行业能手。农民的聪明才智能够在专业合作社中充分发挥,在获利的同时也体现了自身价值,激发了创业热情,造就了一大批技术、管理、经营方面的能人,培育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在奶牛养殖管理方面涌现出吴义明、党海凤、杨文义等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葡萄产业发展上涌现出史孝义、李万成等有技术、有头脑的创业型人才;在优质粮食种植方面涌现出庄海、张小平等有一技之长的专业型人才;在瓜菜种植方面涌现出李学军、陈福清、叶小云等科技型能人;在清真牛羊肉产业开发方面涌现出余聪、祁学福、张国、陈海等具开拓型的行业领军人;在马铃薯种植储运方面涌现出马玉龙、卢振源等农民致富贴心人。
四是引进推广了一批优新技术。合作社普遍重视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改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利通区大丰收专业合作社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建立长期的技术支撑合作关系,聘请山东寿光专家作为常年技术顾问,探索多品种的套种模式;青铜峡市张岗蔬菜专业合作社推广测土施肥、滴灌微灌、无土栽培等技术;利通区义明奶牛专业合作社引进奶牛智能管理系统,开展体形线型评定,奶牛年平均单产提高了1500公斤;永亮奶牛专业合作社建设大型沼气设施,对牛粪实行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循环养殖。
五是探索树立了一批服务典型。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体现民愿、符合实际,充分汇聚民智,土生土长地孕育出新的经营、管理、服务模式,并得到逐步推广。利通区刘湾葡萄种植合作社征订多种书刊,设立“葡萄书屋”,方便群众学习查阅;红寺堡区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多户联保、合作社担保”的方式,为农户贷款200多万元;青铜峡市宁春香米专业合作社设立“粮食银行”,按照“降价保底、涨价顺价”的原则储存粮食,保护社员利益;同心县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在抓好种植基地的同时,大胆创办村级瓜菜批发市场,实现就地销售;盐池县裕农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联系多个专业合作社,成立联合运输办公室,组织铁路车皮向广州、上海、深圳等地外运马铃薯。
六是帮带致富了一批社员农户。合作社最终目标是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繁荣农村经济。利通区勤海设施农业专业合作社2011年净收入达26万元,会员人均净收入15000元;红寺堡区瑞丰葡萄产业专业合作社2011年净收入达100多万元,入社农户人均净收入提高了3倍;青铜峡汇丰源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600亩,建立了全区最大的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和机械化示范园区,使农民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通过务工和土地流转,亩增收500元以上;同心县启秾瓜菜专业合作社净收入153万元,户均增收6334元,还支付生态移民村雇佣工工资260多万元,土地租金90多万元;盐池县原源丰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价格保护机制,凡是合作社社员的滩羊,在收购价格上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5元,为养殖户增加纯收入100多元。
四、问题及建议
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逐步探索完善提高的新兴经济运行模式,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后发优势,成长较快,发展迅速,但也曝露出许多亟待调整和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是标准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几年,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猛增,但对于“热发展”,我们更需“冷思考”,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小型企业或个体经营户转换而来,名称变了但运作方式没变,也有新注册者并不符合合作社标准,以营利为目的,忽视了合作社作为一种互助性经济组织服务农民的职责。为此,工商、农牧部门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的实质性审核,对不符合专业合作社注册条件的应不予登记注册,逐步消除“空壳”合作社。同时,加强专业合作社的法人教育培训,增强依章程办事的意识,提高专业合作社互助能力。同时,大力培养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建议国家和自治区对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支持,优先发展。
二是管理不善,有待进一步规范。表现在章程流于形式,民主决策浮于表面,财务管理不规范,甚至是家族式管理,难以适应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农产品质量监控不力,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国家及自治区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积累了数量基础,走过了成长期,应该到了规范期。因此,在不断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要对一些确实规模小、管理能力差、成员少的专业合作社实行重组,同类合并、异类联合,也鼓励大的兼并小的。加强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质量监管,开展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完善质量检测体系,打造优势品牌。
三是人才匮乏,有待进一步补充。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条件薄弱,办公、生活条件差,聘用人员工资待遇较低,人员普遍大龄化,又很难留住年轻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人才断层现象比较严重。为此,我们将积极引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同时,也建议国家及自治区能够在政策上鼓励科技人员到专业合作社工作,鼓励现有的科技人员保留待遇,应聘到专业合作社工作,或者从社会中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合作社工作,国家给予一定的工资补贴。
四是融资困难,有待进一步支持。专业合作社主要成员是农民,投融资能力十分有限。设施、设备、土地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担保物不能被银行认可,获得贷款的渠道和方式很有限。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利润率低、资本积累慢,因此面临持续发展的资金压力很大。建议国家及自治区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对合作社融资给予特惠政策,解决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融资困难。
二0一二年八月十日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国农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民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mwwt.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9690号-2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41号
联系邮箱:nongmin212@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6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QQ:
客服QQ:
技术QQ: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民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mwwt.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19690号-21

联系邮箱:nongmin212@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6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