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变化 > 农村学校的“美丽蜕变” 返回首页

农村学校的“美丽蜕变”

时间:2015-09-18 14:43来源: 上饶日报作者:蒋学华、戚虹鸿收藏
   旧校舍焕然一新、教学设备先进齐全、新路面防滑安全……新学期伊始,上饶许多农村学校悄悄发生了变化。这些薄弱的农村学校,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实现了怎样的“美丽蜕变”?自2013年实施以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为农村的孩子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环境,让更多农村孩子享受了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我们的学校变漂亮了”
  弋阳县曹溪的外洪小学,校园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楼内墙装饰一新,外墙喷上了漆,换上了防盗门和防盗窗,地面铺设了防滑地板砖,屋顶增设了防水、隔热的水泥彩瓦屋面;新建了师生们盼望已久的食堂和学生运动场;整个校园根据地势进行了合理的绿化、硬化。这所坐落在曲折深幽的深山丛林中的偏远学校,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多年来,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只有一栋陈旧的教学楼,没有食堂和娱乐场所,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如今修缮一新的外洪小学,在竹林和绿树的掩映下,成了大山深处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上饶县煌固镇丁宅小学,新学期的第一天,当学生们通过新建的桥梁走进校园时,不禁发出“学校真是漂亮!”的赞叹声。老师们也欣喜地竖起大拇指,感叹校园越来越靓。这所农村学校经过两个月的建设,通往学校的危桥改造成坚固漂亮的水泥桥;***前凸凹不平的水泥地面也铺上了如镜的大理石;新修的一段便道改变了以往雨天时泥泞的路况。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校舍安全隐患逐渐消除,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安全舒适的环境已成为现实。
  “先进的设备让学习更有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农村学校不仅校舍发生了变化,教学设备也进行了添置与更新。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不光要满足基本的教学条件,更应与城里孩子一样享受现代化教育。
  德兴海口小学校长程辉告诉记者,学校除了修缮了外部校舍,也更换并增添了新的教学设备。40多名教师,每人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方便教学,新建的微机室更新了所有的旧电脑,每个班级安装了班班通及其他多媒体设备。图书馆也由原来的1000多册图书增加到11186册图书,保证人均12册的图书储备。“老师教学、备课更加方便,课堂的效率也更高了,更重要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了,直观的形象使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通过网络,农村的孩子也可以和城市的孩子享受一样的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实验课、综合实践活动课、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开设,更增强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设施的运用,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无缝对接和共享,提高了农村薄弱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
  “1906所农村学校建设有亮点”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省政府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重要举措和民生工程。我市按照相关要求,从年度计划、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建设用地、校舍建设、教学装备等方面认真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实施,重视设施设备管理和使用,较好地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升教育的群众满意度。
  “全市现有村小、教学点1958所,根据上级下达的资金及目前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到2015年底我市村小、教学点基本实现标准化达标。”市教育局校建办主任方向明介绍, “2013年至2015年,全市规划完成1906所村小、教学点标准化建设任务,规划投入资金83982万元。2015年规划项目资金28555万元,规划村小、教学点605个。今年教学装备依然按照原有规划正在逐步配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三年的建设规划、落实措施,改造或新建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学、生活用房、教学设备设施,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教学条件。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