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一,目前这些领域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发展还不够充分,进入还存在一定困难和障碍,社会呼声比较高。
第二,这些领域大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国家明确要求加快推进的重点建设任务。
第三,四川正在加快推进相关重大工程建设,“新10条”选择的这些领域也与重大工程基本对应。
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核电设备研制和核电服务领域。目前已有较多民间资本进入核电研制领域。除核燃料加工及乏燃料处理等由国家指定的专业化公司从事外,其他核电服务领域,民间资本在依法取得相关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后均可参与投资。
民资“破冰” 建铁路火车票价可以市场调节
铁路,在中国素有“铁老大”的别称,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建设、运营、定价都被国有资本和体制包揽。此次,四川为民间投资端出的大餐中,交通项目是当仁不让的一位“主角”,其中的铁路更是引人瞩目。
四川“新10条”提出,将按照市场化方向完善铁路运价形成机制,放开铁路旅客、货物运输延伸服务收费,放开铁路散货快运价格、铁路包裹运输价格。对社会资本投资控股新建铁路货物运价、新建铁路客运专线旅客票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研究制订四川省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指导意见、铁路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及综合开发指导意见,出台省内铁路建设土地、金融、财税、运价等方面的配套支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
除了省政府层面,7月30日,发改委等五部委也发布了相关实施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全面进入铁路领域,重点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城际铁路等线路。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四川放开民资建铁路,在全国早有“破冰”案例。连接自贡市、泸州市、内江市和宜宾市的川南铁路,就计划采取多元投资、不设门槛,且没有比例约束,完全向社会资本开放的方针,甚至可以接受由民间资本控股。川南铁路公司也是国务院加快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来,成立的首家地方铁路公司。
随着四川“新10条”出炉,民资建铁路的案例或将越来越多。
治理生态环境 社会资本将成重要力量
今年,许多四川人发现,蔚蓝晴朗的天气越来越多。生态环境治理,背后也离不开巨量的资金投入。未来,“四川蓝”靠什么支撑?社会资本将成为重要力量。
四川“新10条”提出,创新生态环保投融资机制,从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生态建设主体多元化,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等多个方面。第三方治理机构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
在电力、钢铁、水泥、采矿等13个重点行业,区域、流域以及开发区污染治理等领域,排污企业必须付费购买专业环境服务公司的治污减排服务。此外,四川将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推行合同能源环境管理、培育第三方审核机构。这也是可供民间资本选择进入的领域。
民间资本如何进入生态环保领域?《意见》明确,以创新的资金投入机制,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在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此前,PPP模式首次落地四川时,推出的264个项目中,最多的正是环境保护类项目。
总体而言,我国核工业体系呈现高度垄断特征,但在核电设备制造环节,尚处于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阶段,需要市场化的机制来激活企业技术研发的动力。随着核电重启,核电项目迎来新一轮密集审批,核电设备的民营化已是趋势,原有生产体系已经满足不了需求,扩大民间资本参股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