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风尚 > 全州农村新风尚:院有“小书房” 村竖“文明墙” 返回首页

全州农村新风尚:院有“小书房” 村竖“文明墙”

全州农村新风尚:院有“小书房” 村竖

时间:2012-06-06 16:59来源: 未知作者:bianji66收藏
       在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全州县力促乡村文化建设,结合荣辱观宣传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民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形成了积极向上、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乡村文明新风。
  大院建起“小书房”
  “瞧,这边是科技书,那边是文学读物,台面上这些是报纸和杂志。每天干完活,我就喜欢看看书,读读报,长长知识,让思想不落伍,这比出去喝酒、打牌强多了。”在绍水镇塘口村的一间“小书房”里,依靠科技养殖食用菌富裕起来的赵小杰,指着几个高高的书架,自豪地说。
  10万册捐书活动虽已过去多日,但全县40多个村庄的农民群众仍对县委宣传部组织捐建的“农家书屋”活动津津乐道。“其实,如今农村就是缺科技、缺先进文化。”领到县里捐赠的2000余册科技图书后,龙水镇老支书唐小平喜不自禁,“真解决大问题了,一定组织村里的群众学好用好这些书,把大家武装成新农民。”
  在全州,几乎村村都利用文化大院等公共场所建设“小书房”。***当数量的农民还自费订阅了一些时政和科技类的读物,农民将平时从报纸上、电视上学到的科技致富信息汇总起来,自编成“书”争做学习有心人。庙头镇上东岭村村民唐大海还忙里偷闲,坚持不懈搞创作,已写了内容为“反映新农村建设中乡邻素质明显提高”的小说10万余字……
  靠科技养蚯蚓走上致富路的全州镇集才村村民蒋爱国谈及农村“小书房”时,被村民称为“蚯蚓司令”的他深有感触:“若不是常充电,咱也发不了财。建设新农村,咱农民理所当然要唱主角,不读书,不学习,咋能成为新农民***!”
  村里有面“文明墙”
  “自从有了这面‘文明墙’,村里的风气明显好转,打架的少了,邻里关系改善了。我们村由后进村一跃成为全县‘平安’先进村、全民普法先进村,这面墙功不可没。”说起“文明墙”的好处,安和乡大塘村唐广先高兴得合不拢嘴。
  “婚后莫把老人忘,孝敬老人理应当”,“新农村建设要加速,关键在谋致富路”……如今,在全州县各村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写有类似内容的“文明墙”。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不断上新台阶。为使农民思想道德不断提高,全州县推出了一系列文化建设新举措:从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入手,在各村主要街道墙面上写文明口号、绘幽默漫画,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这些“文明墙”、“警示墙”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内容涉及新农村建设、爱国持家、邻里***处、伦理道德等等。
  百姓健身娱乐忙
  “咚咚咚,咚咚咚……”晚饭时间一过,全州镇光明社区文化大院里的锣鼓声就响起来。上了年纪的妇女就集中在一起随着节拍欢乐地扭起大秧歌。
  几年前,光明居委会办起了地板砖***、石棉瓦***,将该村60多名群众招至麾下,入企务工。走在致富路上的光明居委会,在建成农村文化大院的基础上,又建成了集健身、读报、娱乐为一体的小型文化健身广场,购置了各种健身器材。
  光明街、北门居委会、百福村等越来越多的村庄都建起了文化大院,拥有了文化健身广常吹拉弹唱、健身娱乐……这些已成为全州县农民的新时尚。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