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画家现场作画。 供图
本报讯 记者余结红报道 近日,官渡区第二十五期民间绘画创作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全区的16名民间画作者走进小哨、大板桥,进行采风写生,为创作收集素材。
为期两天的农村采风写生活动,让民间画作者们收获颇丰。目前,他们正构思创作中。16名民间画作者每个人将于7月24日前创作1—2幅作品。这些民间画作者,有的是学校幼儿园教师,有的是社区居民,有的来自农村,尽管来自不同的各行各业,但他们都是民间画骨干作者,拥有丰富的绘画经验。
官渡民间绘画画乡的创建者王刚介绍,为持续巩固画乡成果、做大全国画乡品牌,进一步开阔民间绘画作者的视野,创作更多、更具官渡特色的民间绘画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各级展览和充实官渡民间绘画博物馆的馆藏作品,更为争取2014年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绘画)”称号,特举办官渡区第二十五期民间绘画创作培训班。
据悉,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1987年文化部为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而设立的一个文化品牌项目,评选运用民间文化资源或某一特定艺术形式,通过创新发展,成为当地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并广泛参与的群众文化主要活动形式和表现形式,并对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县。由于官渡区在民间绘画方面的突出影响,于2000年、2008年、2011年先后三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绘画)”称号。根据有关规定,“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每三年评审一次。2014年将迎来又一次的评审命名,官渡区正在为四连冠“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而积极努力。
王刚说,自1989年开始,历经二十余载,官渡区坚持每年公益举办创作培训班,培训了关上、金马、小板桥、六甲、矣六、大板桥9个街道办事处的农民、乡镇中小学和幼儿园老师500余人次,骨干画家30多人。这些骨干画家创作了一批反映官渡新农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绘画作品。该培训班为丰富官渡区农村文化生活、提高民间绘画作者绘画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区共有180件作品在全国、省、市展出和获奖并辑入作品集,20余件作品在美国、澳大利亚、捷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