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保洁员每月还能拿到区、镇的补贴,作为本村人也不影响平日劳作,一半算拿补贴,一半为村庄做公益吧。”25日上午,在海南海口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官良村小组文化广场,保洁员陈钟霞一边打扫落叶,一边告诉记者。
如今,秀英区每个自然村都有了像陈钟霞这样的卫生保洁员,环卫手推车、移动垃圾桶等环卫设施也统一配发到乡村。这是秀英区借城市管理年活动的东风,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洁净家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一项创举,也是践行群众路线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
投500多万元搞环卫
率先配乡村保洁员
为破解“垃圾围村”难题,秀英区在全市率先统一配乡村保洁员。这次上岗的乡村保洁员共有384名。秀英区以村(居)委会为单位,按照常住人员每5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的标准,为所有自然村配齐保洁员队伍。石山镇岭西村常住人口达3700多人,一共配备了7名乡村保洁员。
农村垃圾日益成为影响农村环境的罪魁祸首,秀英区以海口市城市管理年为契机,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采取了“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保洁员处于“链条”的首端。他们负责乡村日常保洁清扫工作,并将定点垃圾桶收集的垃圾运到村级垃圾收集点,然后由各镇负责运到垃圾中转站或临时垃圾中转点,最后由区里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据了解,设置保洁员并为他们配齐环卫手推车、垃圾桶等“武器”,秀英区投入500多万元用于购置环卫设备和保障经费。
保洁员指导村民垃圾分类
村庄实现保洁常态化
25日上午,记者在官良村文化广场看到,水泥铺就的广场干净整洁,村民房前屋后绿树掩映,看不到一点垃圾,甚至比城区还干净。
陈钟霞告诉记者,自己主要负责村道与公共场地的打扫,还要指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堆放与收集。
施茶村委会主任洪义乾高兴地说:“以前是有什么节日或者有游客到村里,才突击搞卫生。现在是常态化保洁,你什么时候来村里都这么干净漂亮。”
秀英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会继续做好卫生改厕、村道硬化、村庄绿化,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建立“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长效保洁机制。
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长期以来,“垃圾围村”是美丽乡村的一道败笔。秀英区在全市率先启动“美丽乡村、洁净家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与海口全市城市管理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同步推进,争取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据介绍,秀英区将进一步清除镇墟、乡村、水边、路边、景区存在的“脏、乱、差”问题;推动垃圾处理收集点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卫生习惯,自觉管理家庭环境卫生、做好村庄环境卫生、爱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进一步在全区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美德”的良好风气。
为确保整治落到实处,秀英区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各镇(街)及区直单位指导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查(记者 黄能 特约记者 吴彭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