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风尚 > 无疆大爱伴夕阳 返回首页

无疆大爱伴夕阳

时间:2016-01-14 08:47来源: 中国农民网作者:吕佳超王洪德收藏

——丰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救助老年人的事儿

  在美丽富饶的双阳河北岸,有这样一个村庄:2009年,将农村泥草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撤并5个自然屯,集中建设4栋农民公寓楼,当年,全村240户1332口人全部住上楼房,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典范。这个村,就是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镇丰林村。2010年,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了全县首个农村社区——丰林社区。

  丰林社区党支部在全力打造美丽乡村新面貌的同时,针对常住人口中绝大多数为老年人和留守儿童、老的老小的小的现实,将居家养老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以居家养老服务站为平台,努力让老年人快乐地生活每一天。

  经调查,丰林社区的中青年人绝大多数在外打工,常年居住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有195人,其中“三无”老人16人,空巢老人154人。这些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自己很难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使这些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快乐和得到及时救助,丰林社区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不仅配齐了领导和工作人员,还建设了150平方米活动场所,设立了活动室、棋牌室、健身室、图书室,为老人们娱乐、健身、读书提供了场所和阵地。组建了以党团员为主和有一技之长并乐于助人的35人参与的助老志愿者服务队伍,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助老活动,帮助老人解决实际困难,使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无忧无虑。

  居住在丰林社区的老年人,凡是需要救助的,那是有求必应。为沟通方便,服务站为没有手机的老年人安装了30部应急固定电话,需要救助时,只要将电话打到居家养老服务站,便会得到及时的相应援助。这里的志愿者们,捧出一颗颗火热的心,用实际行动,演绎了雷锋故事,践行了雷锋精神,为建设和谐、幸福社区尽力发光。

  今年已经70岁开外的陈永良,身患直肠癌,子女常年在外地打工,2016年1月11日上午10点,电话打到服务站后,称家中卫生间的坐便不出水,无法使用。接到电话的志愿者王贵发立即带上工具赶往陈永良家中,经检查,发现了故障,没用半袋烟功夫就修好了。

  今年古稀之年的刘雅芝双目失明,领着一个呆傻儿子过日子,不仅自己行动不便,儿子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志愿者国辉是村卫生所大夫,常年担负刘雅芝的义务服务工作。感冒点滴登门服务,剪发登门服务,送米送面登门服务,就连手指甲和脚趾甲都是国辉为其修理,国辉还积极为其申报了低保户。

  居住在5楼的张友良,今年也70多岁,单身1人,志愿者孟宪东定向负责为其服务工作。平时不仅为其往5楼扛大米白面等生活用品,他还特别细心。2015年夏季的一天,孟宪东发现几乎天天能见面的张友良,已经有两三天没看着了,觉得不大对劲儿,便登门拜访。谈话中得知张友良想吃饺子,便从市场上买回现成的饺子煮熟吃了,不想,可能是馅儿坏了,闹肚子,浑身虚脱,所以好几天没有下楼。孟宪东一方面找来大夫为其医治,一方面与家人一起买来鲜肉、鲜菜,为老人家包了顿上好的饺子,张友良感动不已。打那以后,只要孟宪东家吃饺子,就给张友良带上1份,煮好后送上门,从没间断。

  1951年出生的刘君,原本是光棍,半百之后办了个老伴。去年,刘君患脑血栓,虽经治疗基本能自理,但后遗症明显,属绝对贫困户类型。志愿者吕云鹏不仅坚持常年为其往楼上扛米面,还通过与镇民政办联系,为其办理了低保,使其生活有了最低保障。

  孙悦忠老两口领着留守在身边的孙子过日子。2016年1月5日,卫生间的灯突然不亮了。因为年迈不能登高,便电话求援。接到电话的志愿者李永柱二话没说,不仅自己花钱为其买了灯泡,还登门亲自为其更换,很快解决了室内卫生间电灯不亮的问题。

  丰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爱心超市中的所有衣物等生活用品,都是志愿者捐献和村委会购买的,主要用于救急,凡是需用者,经过审批并登记都可得到救助。从2010年开始,这个超市已经累计向社区老年人发放服装、被褥、鞋帽、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百余件次。2015年早春时节,王志国老人因一时不慎不慎,床上的电褥子着火,将被褥全烧了,服务站从爱心超市及时为其解决了被褥,使惊恐之余的王志国老人得到了安慰。(吕佳超 王洪德)

作者单位:依安县依龙镇人民政府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