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风尚 > 把母爱镶嵌在日常的生活里 返回首页

把母爱镶嵌在日常的生活里

时间:2016-05-18 09:41来源: 中国农民网作者:王洪德吕佳超收藏
        ——王秀英32年如一日伺候脑瘫儿子的故事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然而,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一个从出生面世就先天性脑瘫的患儿,竟然在母亲的怀抱里,渡过了32个春夏秋冬1.1万多个日日夜夜。“母子情深”,在这位母亲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用自己的行动最好地诠释了母爱的真谛······
    话说“三年困难时期”刚刚缓解的1963年初暖咋寒的的季节里,时年8岁的王秀英,跟随父母“闯关东”,来到北大荒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镇劳动村两半屯投亲落脚。1976年,王秀英与本村农民宋花喜结为夫妻。婚后,夫妻俩恩爱和睦,将美好生活寄托在了辛勤劳动和生儿育女上。转过年来,大女儿出生,给小两口带来了欢乐和希望。不想,等孩子会说话时,发现咬舌子,吐字不清。二女儿出生时就发现一只腿短。面对2个先天性残疾女儿,夫妻俩合计再生一个。
    1983年大年初二,宝贝儿子来到人间,取名叫大刚。夫妻俩本以为儿子应该没问题。可不测风云又一次降临到他们头上。谁也没想到,孩子生下来就抽得厉害。医生告诉王秀英,这个孩子大脑发育不全,是个脑瘫儿,将来可能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甚至不认识人。开始时,王秀英夫妇俩并不承认这个现实,他们抱着儿子四处求医问药,一听说哪块能治,就义无返顾地前往就医,几乎走遍全国各大知名医院,不仅花掉所有积蓄,还拉下一笔很大的饥荒,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生活雪上加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医生说的一样,大刚不能行走、不能说话、不能自理。
    从大女儿出生那天开始,王秀英再也没有下过农田,干过农活,把全部身心都投放在了3个残疾子女身上。好在一双虽有残疾但生活能自理,头脑、双手健康的女儿,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相继出嫁,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最让王秀英放心不下和日夜操劳的就是脑瘫儿子大刚。
     王秀英,这位坚强、乐观的母亲,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儿子是自己的亲骨肉,不管啥样,我都不能放弃。”这是一位花甲之年的母爱最朴实宣言。从儿子出生到儿子步入中年,王秀英32年如一日,始终象伺候婴儿那样伺候儿子大刚。
    大刚起床不能自理,王秀英天天早晨将儿子从被窝里抱起来;
    大刚穿衣服不能自理,王秀英天天早晨给儿子穿戴整齐;
    大刚洗漱不能自理,王秀英天天早晨给儿子洗脸、洗手、刷牙;
    大刚吃饭不能自理,一日三餐,全部由王秀英一口一口地喂;
    大刚大小便不能自理,每当大刚暗示需要大小便时,王秀英都象抱小孩那样将儿子抱起来大小便。
    大刚脱衣服不能自理,每当傍晚,王秀英都给儿子的衣服脱下来,再将儿子放进被窝里;
    大刚翻身不能自理,每天夜里,王秀英都要给儿子翻几次身体;
    大刚挠痒痒不能自理,一有空闲,王秀英就给儿子挠一挠、搓一搓;
    大刚上轮椅下轮椅不能自理,王秀英就抱上抱下。
    对儿子穿的衣服,做到常洗常换,隔几天就给儿子洗一次澡,一日三餐换着样地调换吃,只要户外风和日丽,王秀英就将儿子用轮椅推到外面晒晒太阳、换换新鲜空气、领略一下大自然的风光。
    32年,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对于任何一位母亲来说,照顾患病子女,都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在中国,有不少家庭因子女疾病而陷入困境,困境中的母爱,其实非常需要社会予以关注和支持。
    这些年,王秀英家的收入,全靠丈夫宋花喜伺弄自家的37.5亩承包田和劳动剩余时间打零工收入来维持,光大刚常年吃药打针,每年都花掉七八千元。为了照顾王秀英这个贫困家庭,政府给大刚办理了“五保户”,靠分散供养补助资金,缓解了资金不足的压力,但只是杯水车薪。
    有人说:脑瘫儿最多能活20几岁,象大刚活到32岁的不多见。然而,不能行走、不会说话、不能自理的脑瘫儿大刚,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活得很滋润,这是博大情怀的母爱的必然结果。
    致敬,王秀英!     (通讯员王洪德吕佳超)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