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环境 > 关于加快改善农村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返回首页

关于加快改善农村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快改善农村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时间:2012-06-07 16:43来源: 未知作者:bianji66收藏
        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工业污染多数不达标,农***化肥不减量,秸秆粪便不利用,污水危害无人问,河道淤塞无人清,生活垃圾无人管,各种污染与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到他们的健康。
  一、造成农村生活环境恶化的原因
  1、农业生产造成的点源和面源污染
  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栽培等生产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化肥、农***的大量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主要途径。但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饲料和肥料的大量投入和不当管理,农用地膜的降解、污水用于灌溉,已成为导致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农村的秸秆和垃圾随意倾倒、燃烧产生的污染也造成了***当程度的环境危害。
  2、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产生的生活污染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人口的迅速增加,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的规划和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人粪尿不再回收回田,直接排入河道;垃圾没有收集系统,随意堆放,群众有句顺口溜"污水基本靠蒸发,垃圾基本靠风刮",说的正是这种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
  3、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导致的工业污染
  由于我省乡镇企业生存的经济环境、基础******及管理水平的限制,在布局上仍然呈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有些地方还由于工业污水灌溉、固体废物堆放不当等将有害物质转移到农作物上,使大范围的人群受害。
  4、城市污染物转嫁到农村导致的二次污染
  大量污染严重的城市工业企业搬迁到城郊或农村地区,造成城市工业污染转嫁到农村;城市生活垃圾在农村的填埋场由于缺少必要的防渗、防挥发、防逸散措施,造成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污染、空气恶臭难当、蚊蝇孳生、一些轻质垃圾随风飘散。
  二、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1、环境政策及科学研究对农村的关注度不够
  尽管从宏观上已经明确农村环境污染是影响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具体的影响程度、作用机制情况不明,在宏观政策层面尚不清楚需要解决什么关键问题,难以形成具有可***作性的政策,难以做到有的放矢。
  2、财政用于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不足和分类不明
  农村环境保护虽在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中得到重视,政府也有一定的投入,而这有限的投入还没有注意分区域、分类别解决问题,政府研究资金投入的方向方面也是有所欠缺的。
  3、广大农村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
  全省的县级环保部门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平均不到总人口的万分之一,乡镇一级环保管理人员多为空白,村级组织对农民的号召力非常有限,很多地方出现农村公共环境无人管、管不了的现象。在农村地区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基本是空白,农村环境问题难以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
  三、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用循环经济新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循环经济是生态保护型经济,一要应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二要以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打造各种农业循环经济链***,实现农业经济由粗放型向***准型;资源消耗型向资源循环利用型转变,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统一的发展道路。
  2、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政策研究已是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的当务之急
  政府要与科研单位联合,加大力度摸清面源污染的状况,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与政策的研究已是环境污染治理的当务之急。
  目前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在江苏宜兴大埔镇进行的农村面源污染控制项目研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低投入低成本运行的农村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建议各有关部门对***关技术进行研究和论证,将其中的有效措施加以推广。
  3、根据不同类型的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研究预防和治理的政策和方案
  要对农村生活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弄清该地区首要的污染物种类和污染形态,科学地确定污染来源。对来自生活的污染,要考虑加强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来自农业生产的污染,要考虑加强农业生产污染控制成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以及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来自工业企业的污染,要考虑对其进行关、停、并、转或建设***对集中、资源共享、废弃物集中处置的乡镇工业园区等等。
  无锡惠山区在解决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实践中,就注意分类解决问题,惠山区已建成省"卫生村"107个,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80%。惠山的实践和经验值得研究推广。
  4、环保工作要将农村生活环境控制和治理作为重点
  建议各地政府在"十一五"期间要将农村环保工作作为重点来抓,环保部门的工作不要把目光仅仅盯住城市、盯住那些违反环境法规的大工程大项目上,也应该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给予高度关注,采取措施切实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
  5、全面提升城镇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水平
  规划要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打破地区和行政界限,引入片区或组团理念,加强重点中心镇的规划,在农村城镇规划中就要考虑到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各级政府要加大农村环境控制和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要辟专门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监测、防治和管理的支出。
  只有努力使农村向着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处的方向发展,才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使广大农民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