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环境 > 山东泰安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返回首页

山东泰安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山东泰安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现状、问

时间:2012-06-07 17:29来源: 未知作者:bianji66收藏

    近年来,该市在圆满完成肥城市、宁阳县两个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坚持把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村环境污染作为建设生态市,加快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循环经济理论,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市场、行政、法律、科技等措施,加大力度,狠抓落实,进一步防治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 存在问题
    虽然该市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建设生态市的目标***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目前该市大部分畜牧业污染得到了有效防治,但仍有一部分粪污未经过无害化处理,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农村散养户的环境卫生意识不强,畜牧业污染监管的不力;屠宰场(户)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较大,部分屠宰场(户)无力负担高额的污水处理投资;部分养殖场缺乏资金,不能综合利用,没有能力筹建的沼气池;由于奶牛粪便肥力不大,虽有些单位用于蘑菇养殖和造沼汽,但用量不大,奶牛场粪便仍急待解决。
    2、目前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中有的技术还远不成熟,还需进一步研究。技术上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秸秆的有效利用。象秸秆气化中的焦油问题、高效生物有机肥工业化生产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国产化问题、秸秆饲料的优化配制现有秸秆还田机具老化等。就该市而言,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群众企盼着市场开发更多的能与加快秸秆直接还田配套发展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械、能一次完成多道工序的小麦免耕机械等。秸秆压块在各地刚刚起步,设备本身尚需改进,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的生产技术人员少,粗放生产比重大,品种规模散,秸秆生产食用菌的效益还未充分发挥,距产业化要求尚有很大距离。
    3、在农业投入品使用上,农民群众的质量安全意识还不够高,个别农民还存在违规使用高毒、高残留农***的问题;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目前推广应用的生物农***、植物源农***防效不够好、成本高、持效期短,有的病虫害仍需用化学农***防治,高效低毒的植物源农***、生物农***缺乏;目前,该市的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基本局限于销售环节,对农资市场的检查比较严,但对使用环节的管理还***对薄弱需进一步加强。
    二、 主要对策与措施
    到2010年,通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减少农***、化肥用量等综合措施的实施,实现山川秀美、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利用3年时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 畜禽粪尿处理利用率达到40%以上,其中规模养殖场粪尿处理率达到70%以上,化肥每亩年均使用量为30公斤,农***每亩年均使用量为1公斤以下,全市基本普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面积达到300万亩,绿色食品面积达到100万亩,有机食品面积达到30万亩。
    1、加强领导,建立农村环境污染综合决策机制。
  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把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和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对于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失职、渎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照法律法规予以追究。逐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2、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坚持发展特色经济与绿色经济***结合的思想,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同时,体现生态保护的绿色观念。制定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时,应依据生态功能区划,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问题。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不利影响的项目,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与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检查验收。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项目,应严格评审,坚决禁止。
    3、齐抓共管,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
  要积极协调、紧密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努力推进全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农业部门要做好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计划、林业、水电、环保、城建、土地、科技等部门,要依据职责范围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按照国家标准,逐步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农产品监督检验体系,及时掌握农产品质量变化趋势,不断改善农产品质量。
    4、加大投入,有效地保护好生态环境。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要在财政预算中逐年增加环保资金,并保证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要广开门路,积极争取各种渠道的拨款、贷款、投资、专项资金和社会其他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对该市资源生态环境优势的宣传力度与深度,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和投资环境,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全面发展。
    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纳入科技发展规划,有重点地进行科技开发研究,并制定实施性较强的科技发展计划,鼓励科技创新,加强生态农业、生物多***性保护、生态恢复和农用化学物质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等重点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逐步建立早期预警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预测预报。
    建设环保产业朝阳工程。要采取优惠措施,以"三废"综合利用、绿色食品、农业环保产业等为突破口,扶植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环保产业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设备保障。
    5、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要严格执行国家生态环境保***律法规,建立切实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制度。要组织广大群众、干部职工学习生态环境保***律法规,提高全民环境法制观念,自觉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认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依法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违纪问题。
    5、 强化监督,加强宣传,保护生态环境。
  1、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积极支持人大、政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专项调查,认真研究生态保护措施;对人大建议、政协提案要认真办理,及时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开展环境警示教育和环境市情、国策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发展生态文化,倡导绿色文明,积极搞好社会公众自然生态保护和环境公德教育。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闻宣传。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列入计划,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及时揭露违法行为,创造良好的生态保护舆论氛围。要采取专栏、讲座、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组织形式多***、***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