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为了给川汇区提供制定“十二五”规划科学依据,笔者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针对农村环境污染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农村调研时,发现农村环境污染不断加重。如,道路两旁乱堆垃圾,农***瓶到处乱扔,牲畜乱跑等等,这些污染环境的现象都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当前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
农村环境污染是多方面的,污染分布也不均匀,总体是靠近城镇的污染重,养殖业发展快的污染重,***对落后的村污染重,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生活习惯带来的污染。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非常普遍,村民习惯形成的人畜粪便乱堆放,厕所露天,生活污水横流。生活垃圾肆意堆放在庭院、路边、水塘、沟渠在此积肥;在自己院落中养殖鸡、猪等畜禽;农作物秸秆随意堆放在院内、路边,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村内无排水设施,致使长期的生活污水排放和雨水积累使村内低洼处常年积污水,夏季蚊蝇乱飞,直接污染村民所饮用的地下浅层水,恶化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二是农业生产中带来的污染。(一)农民科学种田意识不强,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粗放型的。在使用农***过程中,只考虑如何一次性杀虫,用***量大而图省事,使农作物残留大量的农***。(二)滥用各种除***剂,使许多植物遭到毁灭,一些益虫也不见了踪迹,作物的生长环境恶化。(三)使用化肥时不注重测土配方施肥,长期不使用农家肥,由于化肥大量长期的使用,致使土壤酸碱度破坏,土壤板结,土地产能下降。(四)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膜的普及使用,虽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年复一年的使用,大量的农膜不能够自然分解,也给土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五)一些农民使用不符合灌溉要求的工***废水、污水进行灌溉,致使农作物死亡,也造成了对土地的污染,等等,这些现象都直接污染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菜篮子、米袋子、水缸子”。
三是农村养殖业带来的污染。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小型养猪场没有办理严格的环评手续,没有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只是在靠近村子沟渠简易而建。多数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和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直接排放进入沟渠内、水塘和河流内,长期积累臭气熏天,不仅污染了空气,而且严重污染了地下水资源。
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几点建议。
做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需要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多措并举,长期治理,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在提高农村收入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是建议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话等现代媒体和会议培训、咨询、送图书下乡等方法、广泛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控制污染的重大意义,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提倡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坚决克服那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倡导全民环保意识。
二是建议建立组织,齐抓共管。做到政府职能部门主抓,乡有专职人员具体抓,村有环保宣传员,把农村环保情况纳入各级年终考核指标。加大执法力度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要重拳关闭,严格程序,依法进行处理。对造成污染的要进行处罚。
三要建议政府强化对农村环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三地一改”,户户有沼气池,生产资料存放有序,养殖业统一规划远离村庄,做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坚决杜绝污染项目在农村立项。
四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政府职能部门要指导好农民安全科学用***。首先指导农民因病、因虫选准***应的农***,做好提前预防准备工作,这***既减少了对农作物的危害,又可做到少用***,进而减少对空气、土地、河流的污染。其次指导农民科学用***,要针对病虫害的类型找准***,不滥用***,更要掌握用***量和用***次数。
五是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农村污染面大,治理度大,需各方面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长期坚持才能做出成效。首先,在新农建设上要突出环境保护要素,要把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一起规划、一起施工、一起使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其次,环保部门要严格环评手续,防止污染企业进驻农村。再次,国家应加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研究的力度,提高其利用率,减少投资,便于推广使用。
总之,农村污染的治理任重道远,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人大要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后“十二五”规划过程中,要依法监督到位,为构建和谐新农村尽职尽责,做到政府关心、企业安心、人民群众生活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