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环境 > 张泱:比治理污染更要的是让绿色的地方别再污染 返回首页

张泱:比治理污染更要的是让绿色的地方别再污染

时间:2013-05-27 16:13来源: 未知作者:曙光收藏

  日前,国务院已责成环保部牵头,就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全国水污染防治和全国农村环境保护三项内容,拟定有关行动计划。黑龙江省铁力市委书记张泱表示,比治理污染更重要的是让那些绿色的地方别再污染。

张泱:比治理污染更要的是让绿色的地方别再污染

  张泱认为,目前在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不发达地区转移的时候,常常伴随着污染的转移。这些地方绝不能重复走东部沿海地区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因为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特别是这些地方是全国主要大江、大河的源头,一旦被污染,将带来破坏性的灾难。

  张泱忧虑的说,现在这些地区的干部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不破坏生态,地方经济就发展不起来,老百姓就富不起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就是对不起全国人民,对不起子孙后代。

  张泱举例说,铁力市在发展经济中,严格履行新上项目环评审批制度。对新建设项目必须按环保要求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再挣钱的项目坚决不上,几年来共否决建设项目32个。比如,2012年洽谈一个印染项目,如果落地,将配套跟进4个服装厂、3个纺织厂项目。单从带动经济发展的角度讲,这是一个难得的项目,但经有关部门环境初评,认为该项目将对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所以铁力市坚决否决了该项目。

  张泱表示,为了给子孙留下一片绿水蓝天,铁力市可以牺牲一些经济发展速度和机遇。但是不可能要求全国所有经济不发达地区都这样做,那样既不现实也不公平,国家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让这些地方的老百姓不牺牲环境也能富起来。

  作为一个老资格的林业专家和全国人大代表,张泱建议国家实行生态效益的跨区域补偿制度。他认为,环境受益地区向环境付出和建设地区支付报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比如,现在碳排量已经有了价格,那么生态效益是不是也应当有价格。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在计算单位面积上的经济产出,对产出率低的项目限制或禁止发展。在实际操作中,经济发达地区可以用有限的土地来发展比较效益高的产业,而由林区承担国家生态建设的任务,实现全社会跨区域的分工协作。

  张泱认为,生态效益是不能用经济数字来衡量的,这句话既是对生态效益价值的高度肯定,也从客观上导致了对生态建设成就和价值的忽视。在国家提倡绿色GDP的大背景下,这一问题有望得以解决。中美合作项目经过测算,林业的木材产品与生态产品的效益比例是1:9。从国家的角度来说,生态产品的变现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从目前来看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直接经营,也就是开发生态旅游等现实生态产品;另一个是间接经营,既然林业企业通过生态建设为全国人民创造了价值,那么就应该像生产其它产品一样,由此取得回报。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