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环境 >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眉县模式" 返回首页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眉县模式"

时间:2013-05-27 16:14来源: 未知作者:曙光收藏

  美丽的眉县横渠镇豆家堡村。

  五月的眉县山清水秀,行走在城乡街头巷尾,宽阔的道路两边绿树红花相映成趣,星罗棋布的广场游园别具特色,干净整洁的村间道路花团锦簇,窗明几净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跳舞吼秦腔的农民其乐融融……人们正在享受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带来的幸福。

  自2011年9月以来,眉县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作为县域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花园城市、优美乡村、城乡一体、产业跟进”的思路,在全域范围内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优化”五化工程,着力打造“山清水秀地干净、宜居宜游宜创业”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软实力得到显著提升,有力的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眉县从顶层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进行设计,始终坚持用科学规划引领工作推进。按照“核心板块引领,观光大道相连,山水田园映衬,风情小镇点缀,优美乡村交融,生态产业跟进”的思路,高标准编制新农村建设、旅游发展、“绿色***”建设、村庄美化改造等规划,统筹全域,分类实施。以率先实现关中大地园林化为目标,坚持“一路一景观,一村一景点”,充分融入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元素,全面实施道路沿线、镇区村庄、河流两岸等重点区域绿化,因地制宜建设农村休闲景点和游园广场,着力打造“绿色***”与优美乡村相互映衬的田园风光。积极推行“五包促五化”工作机制,由县级领导包抓镇和重点村,县级部门和单位包抓一般村,科级干部包抓村民小组,一包五年不变,定目标、定时限、定措施、定责任,形成了县、镇、村、组四级联动的大整治格局。

  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眉县坚持“五化”并举的举措,全域整体推进,城乡焕然一新。坚持“净化”先行。组织动员干部群众投工投劳,集中清理“三堆”及垃圾20多万方,拆除违章建筑、乱搭乱建7200多处。坚持“绿化”点缀。按照“路路有绿篱、家家有花坛、处处有绿草”的标准,全面推进道路、村庄绿化,共栽植各类苗木1200多万株,绿化重点道路6条110公里。坚持“美化”提升。因地制宜将村组边角地、空闲地改建成游园,全县新建乡村游园景点、文化健身广场1000多个,美化改造民居7000多户。坚持“亮化”增色。全面实施县城、镇区和村组主干道路亮化工程,安装路灯11000多盏,村组道路亮化率达到85%以上。坚持“优化”跟进。结合城乡环境整治,跟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启动建设休闲农业园区9个、千亩观光示范园和特色采摘园8个、特色农产品市场3个,发展农家乐、渔家乐176处。

  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现场会在眉县召开。陕西省副省长张道宏与眉县金渠镇田家寨村保洁员交谈。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眉县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垃圾“四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机肥循环利用等一套行之有效的环保模式。该县在24个试点村建设“两场一站”(垃圾填埋场、沤肥场、环境保洁站),使“易变质有机化还田、不可回收集中化填埋、可回收资源化利用、有毒污染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填埋量下降了40%。在5个镇建成污水处理厂、31个试点村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对城镇周边村组实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对居住较分散的村组实行人工湿地分散处理,有效减少了生活污水污染。结合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推广“畜-沼-果”有机循环模式,建成现代牧业等规模化养殖企业26个,年处理畜禽粪便2.9万多吨,转化生产有机肥2.2万多吨,减少化肥施用量5000多吨。

  为推动该项工作常态化开展,眉县不断健全机制,强化工作保障,采取干部包抓、资金投入、城乡联动、考核督查等综合措施,出台考核奖惩、资金补助、保洁员管理、环卫设施管理、垃圾收集管理等12项制度。并积极开展生态镇、“晋A升级村”、“最美庭院”等镇村户三级创建活动;村组配备卫生保洁员1300多名,建设垃圾填埋点650多个、环境保洁站20多座。并多渠道整合、筹集1.5亿元用于整治工作,其中,县财政拿出6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绿化设计、苗木采购及环保设施建设;各镇、各村投入4700多万元,两年申报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37个,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3100多万元,整合农村公益性岗位1200多个;动员企业及社会捐助400多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30多万人次。同时,将环境整治作为县镇村***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实行“三天一检查、五天一督办、一周一通报”,对工作滞后的村组和包抓单位,在县电视台公开曝光,由县级领导约谈;每两月组织召开一次流动现场会,交流情况,督促工作。把环境整治成效与干部选拔任用相挂钩,在整治一线提拔优秀科级干部,调动了各个方面的工作积极性。

  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眉县按照五年三步走,先用一年时间开展大拆除、大清理、大绿化,净化美化环境;再用两年时间实施大提升,深化整治成果;随后用两年时间跟进第三产业,以整治促农业增效、促农民增收、促发展转型,。一年多来,县级领导带头干、机关干部包村包组、村组干部全力以赴,以真抓实干,在绿化用地、苗木采购、雇用劳力等方面让利于民,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环境整治提升了发展软实力,扩大了招商引资,培育了第三产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