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板桥镇友好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整治环境卫生、提升农民素质为重点,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村呈现出经济建设繁荣、生活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邻里关系和睦、社会秩序稳定的良好态势。
该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省级生态村、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发展特色产业促农增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稳定发展玉米制种2720亩,种植露地鲜食葡萄600亩,薄壳核桃520亩,肉牛饲养量1104头,肉羊存栏2100只。规范运行金田农友特色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建成500吨气调保鲜库一座,推动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改善生活条件便民利民。修建农民公寓楼4栋150户,建成平房小康住宅示范点2个、69户,全村90%以上的农户住上高标准小康住宅。建成文化健身广场、道德文化***、乡村舞台和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场所,架设太阳能路灯40盏,使居民生活逐步向社区化方向发展。加大卫生整治靓化环境。依托中央农村环保治理项目,铺设排污管道1.3公里,建成生物氧化塘和垃圾填埋场,购置垃圾清运设施,配备人饮水消毒设备,为全村环境美化提供了有力保障。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小区实现清洁能源覆盖率100%。加大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力度,建设钢架葡萄***800米,在村社主干道和住宅小区栽植松树、花榆、伞柳等绿化苗木。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严格落实“月末周五”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利用道德“红黑板”、标识帖等方式,组织群众开展评比,引导群众自觉树立讲文明、讲卫生的日常生活新常态。培育文明乡风提升素质。广泛开展“五星文明户”、“和谐家庭”、道德模范等群众性创评活动,共评选“五星文明户”45户。充分利用道德讲堂、远程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组织群众开展政策、法律、道德、技术等学习,85%以上的群众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民技术员8人,不断提升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