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巢湖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市美丽乡村建设暨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专职副书记和2位市政府分管副市长负责日常工作推进。制定《巢湖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2018-2020年》、《巢湖市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等文件,统筹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完成62个行政村、786个自然村和93个美丽乡村中心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环境成为巢湖最靓底色。
构建“三四五”垃圾分类工作法,即试行三次分类收集(农户初分、保洁员再分、终端第三次筛分)、四层分类处理(按可烂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种类型分别处理)、五定保障落实(定点投放、定人收集、定时清运、定点处置、定责管理),实现“五有”(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工作要求,形成“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分拣清运、回收利用、生物成肥、焚烧减量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运行体系,获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
一体化推进农村厕所改造
按照“环湖先行、示范引导、全面启动、整村推进”原则,采取“六统、三化、三分”模式,做到卫生改厕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同步实施,目前完成农村卫生改厕4.2万户。在加强改厕管护和污水治理工作中,为妥善解决改厕后的粪液处理难题,避免改厕后粪渣粪液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按照户、村、镇逐级分类,推行污水三级处理模式,做到对无管网的自然村改厕农户全面进行初级处理、对有污水处理设施的中心村全面推广水冲式改厕、对有污水处理厂的集镇全面进行纳管收集处理“三个全面”。
全域化推进农村污水治理
围绕“巢湖要治理,截污须先行;污水要收集,改水须改厕;雨污要分流,处理须合理;运行要常态,日常须管理;监管要规范,奖补须定明”的“五要五须五字诀”,按照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思路,制定《巢湖市市域农村生活污水专项规划》,出台《巢湖市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治理工作方案》,按城市、乡镇、中心村、自然村四级模式分类开展污水治理,城市市区和乡镇政府驻地建设污水处理厂,中心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自然村进行卫生改厕,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治理示范县(市)”。2019年1月24日,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现场会在巢湖市顺利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亲临巢湖市柘皋镇汪桥集村、菊蛐√锊捍濉⒒坡凑蜿品酱逑殖」勰ι钗鬯卫砉ぷ鳎⒍愿孟罟ぷ魅〉玫某尚Ц璩浞挚隙ǎ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巢湖模式可复制可推广”。会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等分别对巢湖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一是与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加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对农村塘坝、沟渠、水库开展清垃圾、清杂草、清淤泥的“三清行动”,对村庄内部和周边废弃沟塘,实施综合治理和修复工程,清除水体积存淤泥,栽种亲水植物、行道树,施行生态护坡,同时采取雨污分流措施,对流入沟塘的生活污水进行截污、清污整治,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二是与乡镇污水集中处理相结合。按照乡镇污水集中处理,出水标准达一级A的目标,通过“统一设计、统一建造、统一运营”的DBO建设模式,建成环巢湖流域黄麓、中ァ⑸⒈诱颉⒁痢⒒绷帧寮7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水环境综合治理、国开行环巢湖治理等项目资金,先后建成柘皋、尽⑾母蟆⒗父思⑺胀濉⒚砀6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市乡镇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三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明确所有中心村按照出水标准为一级A(环巢湖区域、水源地保护区域)或一级B(其它村庄)目标,配建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目前,全市93个中心村新建动力或微动力处理设施并配套污水管网,其中环巢湖区域、水源地保护区域55个中心村污水处理达一级A排放标准,其余中心村污水处理达一级B排放标准。四是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结合。开展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实施“一创、一提、两减、三循环”新模式,即创新农作制度,变传统的稻-麦(油)种植模式为稻鸭共育、稻虾共作、稻-肥(紫云英)连作、粮经轮作等生态农业模式;提升耕地质量,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和养护工作;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和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实施秸秆还田循环、生态拦截系统建设和物联网监测系统建设。自启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以来,肥料直接投入量减少3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地表水中的氨氮、总磷、总氮三项指标均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五是与改变群众不良习惯相结合。按照集镇建成区内无一户旱厕的目标,对集镇范围内旱厕全面摸排,采取建公厕、灭旱厕和户改厕方式,引导住户旱厕实施改造,改厕后做到污水应收尽收,不漏一户,实现户厕污水收集率100%、处理率100%“双百目标”,同时建立“以自管为主,社会化养护为辅”管护制度,形成“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渣粪液有人抽,抽走之后有去处”循环利用机制,改变了群众长期使用旱厕的卫生习惯,提升了群众的清洁卫生意识。六是与村庄的地域环境特征相结合。注重因地制宜、精准治理,如,黄麓镇昶方村作为滨湖型村庄,属于巢湖二级保护区范围,为确保治理后污水不对巢湖造成污染,采取管网集中收集、设施统一处理模式,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柘皋镇汪桥村作为山区型村庄,保护自然水体尤为重要,采取雨污分流治理措施,将山体雨水通过管网收集排入村庄外围沟渠,村庄内部通过户改厕,根据地势将产生的生活污水,分别收集到村内两个微动力处理设施进行处理,避免雨污混流对下游水体造成污染;柘皋镇五爪岗村作为山圩丘陵岗地型村庄,地势起伏较大,难以全部纳管收集处理,该村在新建1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集中收集处理的基础上,对少数难以接入管网的住户,采取联户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方式开展治污,相邻户污水收集后进净化池预处理,经人工湿地再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
系统化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
2018年巢湖市共计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619个,建设总里程828.868公里,总投资20.12亿元。其中,乡级道路畅通工程19个项目,建设里程130.73公里;老村道加宽工程147个项目,建设里程255.136公里;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415个项目,建设里程443.002公里;危桥加固改造38座,大力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农村道路交通网不断完善。
银屏镇“四步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2019年,银屏镇积极采取“营造宣传氛围 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扎实推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清一改”行动,乡风文明稳步推进,镇辖区各行政村村容村貌改善明显。
一是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镇党委召开会议,部署工作任务,安排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为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提供了有力保障。该镇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科学确定整治目标任务,借鉴兄弟乡镇先进经验,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乡村旅游等结合起来,持续深入推动村庄清洁行动。
二是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多次召开镇村干部参加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号召全镇干部职工拿出“绣花”功夫,围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重心,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各村也组织党员、干部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横幅、倡议书、微信群等形式,深入宣传相关政策,增加各方的支持。
三是整合资金,打造亮点。在搞好环境整治基础上,根据村情特点,提高工作标准,采取多种形式整合资金,积极开展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根据地方文化,努力打造地方特色,充分将环境、人居结合起来,打造生态宜居示范点。
四是探索长效机制,实现常态化。加强各村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跟踪督办,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严格实行奖惩制度。对整治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整治不力的行政村进行重点管理督办,有效促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苏湾镇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为补齐人居环境短板,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苏湾镇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示范、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和基本方法,连续两年申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其中2018年项目总投资近460万元,对贫困村包坊村的包坊集、冲陈、涧河、滕岗4个自然村进行“五化三改”。内容包括自然村净化5800O,道路硬化16810O,美化节点12组,改厕400户,改水420m,贫困户改居和美化24500O。
苏湾镇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水平,因地制宜确定整治目标任务和建设时序,项目推进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一是规划先行,精准设计。精准设计是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中最重要的一环。苏湾镇扶贫办邀请专业测绘公司对现场进行测绘,标清项目区范围,对重点标识物进行标记;扶贫办和包村组干部带领设计公司结合测绘图纸到现场确认,按照“五化三改”总体要求和村民需求精心设计,形成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召开镇级“图审会”,邀请村书记和包片干部参加,核对设计图工程量、道路长度和文字描述等内容,确保设计精准到点、精准到户。
二是规范程序,从严把关。招投标程序一定要到位,对招标代理做出的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要找专业人员细致审查,从严把关,避免出现资金使用未达到预期目的和基础设施、美化提升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等问题,要根据拨付的资金量,先确保村内道路硬化、改水、贫困户改居等工程全部到位后,剩余资金再用于美化提升。
三是保证质量,督促进度。施工单位进场后,按照图纸内容,经常与监理跑现场,督促工程进度,查看工程质量;定期召开项目工程建设调度会,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和村居干部参加,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困难现场进行解决或安排村居干部协调解决。
四是协调矛盾,解决问题。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户改厕、清脏清杂、拆旧拆废等容易与群众产生直接矛盾的项目时,村包片干部与村民组长要深入现场、直接参与,全程配合施工单位施工,彻底解决废、旧、脏、差的问题;针对部分不理解、不配合的农户,要让村里群众参与进来,共同做好思想工作,解决问题。
据悉,2019年苏湾镇将持续强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2019年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涉及包坊村、苏湾社区、联合村、大坝村4个行政村的7个自然村,由贫困村推展到非贫困村,扩大群众受益面。具体项目实施将在2018年项目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做到准备工作更充分、统筹安排更合理、程序手续更规范。
柘皋镇“三强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
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提升全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柘皋镇“三强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迅速动员部署。柘皋镇深入学习2月21日合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精神,迅速动员部署,于2月23日召开柘皋镇党建工作现场会暨当前重点工作推进会,要求广大干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强化科学引领,深入自查自纠。柘皋镇科学规划,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探索推广适合各村居改造经验。以全镇18个自然村为单位,推荐18个示范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共排查问题900余处。
强化整改落实,全面提升推进。以18个自然村为重点打造对象,按照“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五清一改”要求,各村定期上报整治进度,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共整治10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