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典型事例 > 江苏省宜兴市:养蟹夫妻“上”了《焦点访谈》 返回首页

江苏省宜兴市:养蟹夫妻“上”了《焦点访谈》

时间:2012-06-04 10:15来源: 作者:收藏

    江苏省宜兴市新建镇螃蟹养殖户吴顺松、崔雪琴夫妻,依靠物联网技术养殖螃蟹勤劳致富的故事,引起了各家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2月22日晚,央视《焦点访谈》以“启动现代农业新引擎”为题,播出了他们夫唱妇随、科技养蟹的生动故事。

    螃蟹养殖是新建镇的传统养殖业。十年前,原做泥瓦匠的吴顺松看到镇上好多农户养殖螃蟹致富了,就与妻子商量搞起了10亩塘的螃蟹养殖。起初因为缺乏养殖技术,没能脱离看天养殖、低价徘徊的尴尬。面对亏损,夫妻俩没有退却,而是认真学习,努力提高养殖水平。去年5月,夫妻俩在市农林部门的帮助下,在蟹塘搞起了全镇首个物联网增氧技术。这套水产养殖溶氧智能监控设备,不仅可根据蟹塘溶氧量进行自动增氧而且只需一只手机就可随时随地控制蟹塘的溶氧量。

    吴顺松夫妻俩虚心好学,很快掌握了操作和使用,并尝到了物联网技术的甜头。“没有安装设备时,碰到夏季高温天气,心里总担心蟹塘缺氧,只能整天开着增氧泵,增加了不少养殖成本。现在,用物联网技术自动增氧,不仅科学节本,而且提高效益。螃蟹的围捕率也从原来的60%提高到了现在的80%,亩均增加产量25公斤。”吴顺松说。物联网增氧技术试点成功的消息很快传开,新建镇及周边镇的许多养殖户纷纷前来学习,夫妻俩就把基本的操作技术和方法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去年,仅新建镇就有10多家农户推广使用该技术,养殖面积达500多亩。

    肯动脑筋的吴顺松夫妻俩,还在打响螃蟹品牌上做起了文章。夫妻俩在农林等部门的指导下,给螃蟹注册了“双湖”牌商标,并制作了可以查寻到他本人姓名及螃蟹产地等信息的专用防伪标志。吴顺松信心满满地踏上了一条标准化、生态化、规模化、品牌化螃蟹养殖之路,养殖面积也从起初的10亩扩大到现在的25亩,亩均利润达1万元。即便在去年螃蟹市场行情处于低迷,一些蟹农亏本的情况下,夫妻俩的螃蟹由于规格大、品质好、管理成本投入少,亩均利润也达到了4000元。最近几天,夫妻俩正琢磨着开一家螃蟹网上销售店,把优质的“双湖”牌螃蟹销往大江南北。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