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采风 > 刘雁:日本农业对中国农村制度的启示 返回首页

刘雁:日本农业对中国农村制度的启示

时间:2012-06-05 17:32来源: 作者:收藏

  导读:尽管日本农业目前存在“振翅难飞”的问题,但是日本农业要比中国先进30年以上,现在的问题与中国完全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日本农业最值得中国学习的是它的农业组织形式。

  日本人最引以为豪的日本制造,近来因为少子化及人口老化等问题困扰,实际上不只是工业、连农业也面临着褪色的问题。

  东日本大地震后,东京等城市的超市里的食品被一扫而空。食品的自给率和食品安全问题变得和国防一样成了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日本人感到食品的安全保障也意味着发生紧急事态后,在最短时间内保证食品的供应,粮食自给率至少应该维持在50%以上。

  过去日本非常保护国内农业市场,进口到日本的白米进口关税可高达351日圆,让日本种植的稻米足以供应国内所需,然而却使得稻米生产欠缺效率。1960年代晚期,日本的粮食自足率还能维持在70%以上。如今,日本只能生产40%粮食,小麦、玉米和黄豆几乎全都仰赖进口。

  数据还显示,由于日本农业人口正快速老化,超过70%的现职农人年龄在60岁以上,近半数甚至超过70岁。只有8.5%农人属于39岁以下青壮年。而随着生育率下降、年轻一辈被大城市的五光十色吸引而离家,许多农业家庭没有能够接手的下一代。

  同时,日本的偏远农村,由于缺少未婚女性,致使大量男性无法解决终身大事,从而促发日本农村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农业萎缩的问题,成为日本当前面临的课题之一。

  由于日本以往禁止私人企业拥有或承租土地,因此农业完全掌控在拥有土地的农民手中。许多农民只拥有一块面积狭小的土地,却将之分割成数块给下一代继承,导致农地越来越狭小,经济效益也随之降低。特别是世贸组织开放市场浪潮下,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使得农协不得不从”协同组合”转型为农业经营公司,一般农民也只在需要贷款或农产销路有问题时才会找农协。

  虽然除了日本人固有的集团归属性格之外,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农协发展,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也突显出过分强调市村町基层组织,形成基层农协规模过小,经济实力受限,进而影响服务水平的弊病。

  对策一:让中国女研修生成为候补农村新娘?

  日本农水省为解决农村人手不足问题,锁定全国85万的“未就业、受教育或获受训”(NEET ) 人口,于2012年开办“合宿务农计划”。有意愿者可入住民间农业研修机构半年,学习务农必要技能。研修结束后,便可进入农业法人工作。而东京全国农业会议所也开始“务农人力派遣制度”,将有意愿的年轻人送入农作领域中。

  针对人口不足的现状,日本政府的对策是:特别推出“农业研修生制度”,打为日本农村引入新娘的如意算盘,接纳来自中国的年轻的女性农业研修生。

  为此,日本政府特别推出了“农业研修生制度”,开始接纳来自中国的年轻的女性农业研修生,期望她们能成为日本农村的新娘。

  日前,日本北海道的桧山管内厚泽部町与日本国际农业交流协会共同成立了接受中国农业研修生对策协议会,一改过去研修生全部是男性的惯例,首次接受了10名全部是20多岁的中国女研修生。女研修生来日后,一方面学习农业技术,参加农业劳动,另一方面参加各种国际交流活动。

  北海道厚泽部町的干部表示:“并不想让这些女研修生作为单纯的劳动力。那些重体力劳动,还是由男性来承担,主要让她们从事一些园艺、养鸡等轻体力的劳动,最主要的还是希望她们能够在两年的雇佣期内,在工作中与日本男性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产生感情,最后留下来,成为町内的新娘,这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据悉在此之前,为了解决日本农村未婚女性不足的问题,许多国际婚姻中介机构把大量的中国新娘“卖”给日本丈夫。这种“买卖婚姻”的结果,造成了中国新娘“逃婚”现象严重,也变成了不法滞在者。

  对策二:高科技投入,提升农业效率

  针对日本地少人稠,填海造地也成本高昂的现状。同时为因应21世纪气候变迁等因素,

  日本积极发展植物工厂,以 “米面包”来代替进口小麦,朝向使用当地食材发展。

  日本千叶大学甚至开发了一种家庭用的“网络农园”,可以藉着网络连线自动调整温度和光线来栽种蔬菜,今年9月将开始针对商品化进行实验。

  这项研究是专门为了让一般家庭能简单栽种品质好的蔬菜,由千叶大学与3家企业共同开发,在千叶县柏市公开了试作机器。可以连接网络种植蔬菜的机器为长、宽、高各约60公分、40公分、85公分的四方形盒子,可以种植莴苣等水耕叶菜。

  藉由连接网络上专门的网页,可以配合种植的蔬菜自动调节冷暖气以及灯光,对植物所需要的温度和亮度等进行管理,等于搭建一个家庭用的“植物工厂”。

  种植民众还可透过网页互换栽培方法等资讯,今年9月起将在柏市约10个家庭开始进行商品化实验。

  开发小组表示,这是福岛核灾后应消费者要求,让民众可以自己种植安心可靠的蔬菜而开发的,负责开发工作之一的Panasonic公司人员说明,“透过网络的管理,可以让大家不用经历失败,直接享受家庭农园的乐趣”。

  对策三:日本农改 开放大企业经营

  为了要让日本农业更能适应二十一世纪全球竞争,必需仿效美国以大型企业模式经营农业,以往这样的构想在日本遭遇顽强抵抗。不过日本农业如今面临明显的危机,政府因此得以推动改革。保护国内农业不遗余力的农林水产省也不得不改弦易辙。

  自2010年9月1日起,私人企业可进军以往只限拥有土地家族从事的农业活动,日本最大连锁居酒屋业者和民居食屋成为第一家种植稻米的企业。电子产品鉅子三洋电机等日本企业也积极推动有机农业, 这些公司在日本各地承租大量土地,聘雇与训练人员,并投入巨额经费,推动日本农业迈向高科技时代。

  一向掌控日本农业的农协,在农产品自由化冲击不得不变,这个稻米售价约为全球平均价格七倍的国家,要开放农业与全球市场竞争,在”粮食与农业再生计划”之下,农政重心逐渐从农民移向消费者,为此农会推出了“地产地销”策略:由农会在交通要道设直销所,协助农民销售产品,消费者也可以买到新鲜当地产品,解决渠道问题,这种减少行销成本的模式值得中国学习。

  新加坡第二大白米进口商普威集团(PSC)和日本农业合作社合作,开拓优质日本米在新加坡的市场,巩固集团在白米经销领域的优势。普威集团将代理日本农业合作社在日本生产的三种高级米品牌,包括新泻越光、秋田小町和北海道星之梦。

  日本政府表示,开放大型企业进军农业,可让该产业更具吸引力,年轻人将愿意离开都市,投入农业。

  对策四:计划加入TPP,效益估值2万亿日元

  对于是否要参加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目前日本正反两派严重对立,赞成派说要“开国”,因为据估算,日本若加入可创造出2万亿日元以上的经济效益。反对派说加入TPP会亡国。因为日本为了保护自身产业,对本国产品实施优惠措施,对外国企业投资设限。日本如果参加TPP,这些国家有关税率的规定可减少或免除,尽管有利于日本企业进军新兴市场。但如果10年内完全取消关税的话,目前的农业总产值7万亿日元将降低为3万亿日元。食品的自给率也会从目前的40%左右下降到14%。

  不过,TPP成员制订规定,日本也须受束缚。日本反对加入TPP一派,尤其是农业团体,对农产品进口自由化及食品安全会受威胁情形,感到忧心。

  但是若日本加入TPP,不仅是工业产品、农产品的关税撤除,企业到海外投资也可较为顺利,可获得与当地企业在同一立足点上公平竞争的条件,可与TPP的会员国一起订出规则。有农民就认为,只要产品精良、安全,日本的农产品有竞争力,不需担心外来产品。青森县苹果对策协议会理事长、有马农园的老板有马修就表示,青森苹果远近驰名,让消费者吃得安全、安心,就不怕加入TPP。不过,在有关苹果的加工品方面,可能会受些许影响。

  日本政府也认为,不能一直靠课征外国农产品高关税来保护日本农业,TPP会员国的技术流入日本,还可提高日本的生产促进经济成长,这对于经济潜在成长率维持在0%不到1%的日本而言,加乘的经济效益不小。不妨藉加入TPP的契机,进行农业改革,提高竞争力。可以制定一个期间性计划逐步放低关税的同时制定出有效的农业新政策,目标明确后,在一定期间用税金补贴农业也容易得到国民的理解。如果农业不推行改革,将来性会很暗淡。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的日本超市开始出售从中国进口的大米。今年3月,西友百货公司首先开始销售中国吉林省产大米,受到消费者普遍好评,4月上旬,贝西亚(Beisia)公司旗下的50家食品超市开始试销中国大米,价格是260日元/公斤(约合人民币20元/公斤),比日本国产大米低20%;“东京力饭”等日式快餐店也从4月28日开始使用中国大米;根据世贸组织规则,日本每年进口大米77万吨,10万吨用于食用,其中从中国进口5万吨,美国2.4万吨,澳大利亚1.6万吨。由于供不应求,中国大米批发价格从去年的120日元上涨至目前的210日元,但还比日本普通大米便宜2成多。日本餐饮界要求政府扩大进口配额,但农水大臣鹿野道彦表示,为保护本国农民利益,暂时不会考虑。日本社会正为加入TPP谈判展开激烈的辩论,是否完全开放大米市场正是焦点中的焦点。中国大米在日本的销售情况,有可能影响下一步日本加入TPP谈判的进程。

  目前日本政府将加入TPP押后至2012下半年决定。

  日本农业对中国农村制度的启示

  现代农村经济制度指土地农有、合作营销、财务公开、税收法定、管理科学的农村经济制度。现代农村制度要求高效,指精简乡村机构,提高办事效率;但是中国乡镇政府平均300人以上,难有效率。还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水平。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农户与公司结合,避免风险;实现农村社会化服务、双层经营;农村产权清晰,土地农有;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进行标准化生产、储存、包装、运输、销售和服务。这些让乡镇政府的行政机构去完成,难免经常有瞎指挥的情况发生。

  农村的财务开支应由农民议定,受农民的监督,少量的税收负担应当明示、法定,需要农民负担的其它费用及劳务应当一事一议,民主商定。土地应逐渐集中于种田能手、农场主手中,以便进行规模化经营,同时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汇入城市文明之中,这是市场经济、规模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应具有充分发达的农村合作营销组织、行业协会组织等,帮助农民更好地活跃于市场;而不是政府帮助推销。我国报纸上宣传的地方政府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正说明农会、农民专业协会的缺乏。

  这一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虽然日本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9%,农业GDP仅占2%,但农民仍然是重要的政治利益集团。因为虽然农民的人数少,但投票意向却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谁也不敢忽视这一票源。所以日本农民的地位很高。

  尽管日本农业目前存在“振翅难飞”的问题,但是日本农业要比中国先进30年以上,现在的问题与中国完全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日本农业最值得中国学习的是它的农业组织形式。

  日本农业协会是日本最大的非营利农业组织,负责日本农业领域政策引导、农业产品贸易、市场供应分销等,农业协会分为三个层级:市村町(相当于乡村市)级以农户为会员,设基层农协;都道府县以基层农协为会员,设县级联合会;中央级则以县联合会为会员,设全国农协中央会(农协全中),下设生产、生活、总务与金融四个委员会,分别与都道府县的农协经济联、共济联、福利联和金融联进行对口联系。

  农协中又分综合农协和专业农协(如奶牛、信用、保险等),目前日本全国共有247四个综合农协、3513个专业农协,正式会员(实际从事农业者)546万人,准会员(透过农协经营相关生意者)250万人,形成一个严密的全国统合农协系统,不仅提供农民产前、产中和产后一贯服务,还提供会员资产管理、社会保障等全面性的服务,可说是涵盖农民生活各个面向。

  农协的业务范围林林总总,归纳起来可分八大项。第一是生产和生活指导,依地区特色制定长期生产与经营方针,统一品种和质量,组织会员进行交流,提供消费、保健、文化、娱乐、老人福利、家庭生活咨询、打击有害商品等;第二是建立生产者、基层农协(加工和包装)、批发市场、零售商的销售管道;第三是信用服务;第四是农资供应服务,透过农协集体采购,节省流通经费和流动资本;第五为保险服务;第六是提供设施与设备,如大型拖曳机、联合收割机、加工设备、仓库、选果场、农机维修站等;第七是医疗服务,在各村町建医疗卫生所,并派农村医疗队到偏远地区,目前日本全国22个县共有113家农协医队;第八是发展老人福利事业。

  除了这八大项服务之外,农协还发展农业副产品加工、代耕、接受会员委托经营、供应住宅用地、农田基本建设等服务。在这些服务事业只有信用和保险是属于营利事业。信用服务是农协的主要经济来源,由基层农协、县信用联合会和农林中央金库这内部金融系统,基层农协接受存款资金后,进行向会员和各地相关部门放款、本身流动资金贷款、转存县信联会等运用;县信联会接受基层农协转存款后,进行县内基层农协资金调节放款、县内的农协系统企业和一般机构放款、转存农林中央金库、卖政府债券等运用;农林中央金库接受县信联转存款后,进行向各县农协、联合会和系统企业放款、卖公债等业务。

  日本政府为支持农协信用事业,提供两项优惠,一是允许农林中央金库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其次是农林中央金库的农业放款,由政府补贴一半利息。

  保险服务是农协另一个经济来源,业务内容以人寿和财产保险为主,投保资金用于购买农林债券、向社会单位进行放款,农民福利或中长期农业贷款。农协的保险业务不包括农作物灾害险,主要是由于这种保险风险太高,须由政府承担的缘故。

  虽然日本高度重视农业,但相较于其它产业毕竟属于弱势,农协能在战后不断发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除了政府对农协本身的法律保护之外,相关立法完备,也有助于农协业务推动。在生产和改善农业基础方面,主要的立法包括奶牛及肉牛生产振兴法、稳定肉牛生产特别措施法、加工牛奶生产者补助金暂行措施法、稳定蔬菜生产销售法、农业经营基础强化促进法、重点农业区域建设法,都在保护农业和保障农民利益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农业合作金融与保险方面,除农协法和农林渔业团体职员互助法,规定农协可为会员提供农业生产与生活贷款外,更细部的立法还有农业改良资金助法、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农水产业协会存款保险法、农林渔业灾害融资暂行措施法、农林渔业设施灾害重建事业国库补助暂行措施法、农业灾害补偿法,都规定国家、各都道府县以利息补助的形式协助和补助农民,降低农业风险和损失。

  日本农协发展过程中,吸收农业先进国家的长处,特别是早已跨过小农经营阶段,进入全面现代化的美国农业所实行的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信用制度(FCS),另一方面又和欧盟农协密切合作对抗美国开放市场压力,基本上可以说相当成功。

  作者:刘雁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南郑57号信箱东方仪器厂计量室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