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独领风骚”,在第三届农博会上,走进太原展区,这八个大字很是醒目。细看看,先进技术各具风彩,田园风光景色迷人……太原都市农业,尽展好风光。
“农场”开进普通人家
在农业大棚里看到无土栽培的农作物,已经不是新奇事;可普通人家的阳台也能建个无土栽培农场,这事您没听过吧?1米多宽的架子上,安放着5根管子,每个管子上都打有小孔,绿油油的蔬菜从中探出身子,长势喜人。这就是无土栽培设备。山西大禾现代农业示范园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种设备专门针对楼房设计,体积不大,可以放置在居民家的阳台上,而且不用土壤就能种植生菜、芹菜、油菜等蔬菜产品以及花草。这种设备的玄妙之处在于营养液的配备。不同的植物要不同的营养液,企业会根据客户种植需求配备营养液,进行服务。对于喜欢养些花花草草的城市居民来说,有了这种设备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种出喜欢的蔬菜食用,一举两得。
“长约1米的无土栽培设备,价格约为1000元。”工作人员介绍说,该设备是新产品,目前成本略高,不过,大批推向市场后,价格会降下来。
“根据地”吸引城里人
“关头根据地?这名字真有意思。”在太原展区,关头根据地仅仅依靠名字就吸引了众多市民的注意。“挺不错,垂钓,采摘,我们去过,还是红色老区。”市民张翰文兴致勃勃地描述道:走进关头村,山上满眼翠绿,葡萄、油桃、核桃悬挂在枝头;山下温室密布,游人进出其间,采摘游玩不亦乐乎。
记者了解到,关头村位于古交市岔口乡,之所以取名关头根据地,可不是哗众取宠。这里承载着极为深刻的红色记忆。抗战时期,关头村是晋绥八分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贺龙等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了6年;作为延安通往华北等地的前哨阵地,这里曾护送过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抗战人士,被誉为“钢铁走廊”。
现在,在红色文化基础上,关头村又增加了***调——绿色,打造关头红色老区文化农业园,发展都市农业。无论是瞻仰红色文化,还是回归绿色自然,城里人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
“一进一出”惠及城乡
在太原展区,像这样的都市农业企业、项目、产品还有不少。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围绕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进城和绿色生态的休闲农业吸引市民出城这“一进一出”两大内容,确立“依托城市、发展农业、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发展方向,全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发展精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和休闲农业。在“进”“出”之间,城市和农村,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从中受益不少。
以农家乐为例,以清徐县通和农场、尖草坪区宇文山庄、阳曲县青草坡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综合示范园和特色农家乐示范点,已成为太原现代都市农业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在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为加快农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2011年,全市农家乐接待游客120余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余人。
据介绍,我市正在加速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今年,农业部门以“扩蔬菜、强杂粮、增葡果”为方向调整种植业结构,优化“退户入园、出城进沟”的养殖业生产布局,创建了“扩规模、树品牌、拓市场”的加工业发展模式,推出了一批“田园风光美、乡土气息浓、体验趣味多”的休闲业亮点精品,增强了农村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