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采风 > 看山西如何节俭办农展会:钱少花了 事办大了 返回首页

看山西如何节俭办农展会:钱少花了 事办大了

时间:2013-10-22 09:04来源: 农民日报作者: 孙建收藏
  钱少花了 事办大了
  ——看山西如何节俭办农展会
  10月16日,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没有了彩旗、礼花,没有了各主办方的冗长致词,申纪兰、郭凤莲、赵丽琴等6名来自山西农村基层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八大代表共同为展会启动按钮,短短7分钟的开幕仪式后,第三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就直奔产品推介、贸易洽谈、招商引资和品牌促销主题。
  透过节约不失大气的开幕式,可以看到山西在厉行节俭,改革办展方式上的认真探索。这一探索是从本届展会筹办期间就开始的。
  从一份纸质文件节俭开始
  8月1日,第三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筹备工作动员会以视频方式召开。动员会仅仅25分钟,传达出的信息量却十分丰富:
  第三届农博会山西将大幅缩减经费,同时不设组委会、不发纸质文件,明确精简节约办展会的理念。同时,山西省政府还要求“质量不降,力度不减,要将这次展会办好”。
  “瘦身不减分量”。这次简短的视频会开启了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改革办展方式的序幕。
  山西取消组委会后,各承办单位联合成立筹备组,不设专职,只设立办公室为筹备组办事机构,负责筹备、制定和组织工作。
  9月26日,山西省农业厅副巡视员、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筹备办公室主任赵安泽在媒体通气会上说,不设组委会意味深长,会展工作的常态化释放的信号是,办展会是长久之功而非一时之役。会展工作将成为农业部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常规化手段,不再是“临时”、“应急”性工作,也是强化农业产业市场意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
  作为承办单位,山西省农业厅牵头与省商务厅、财政厅、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各市人民政府等承办单位沟通、协商,在7月底就确定各工作部以及部门负责人,明确了各自工作任务,并以时间段规划出招商引资、招展阶段、展前准备阶段、现场展示和总结阶段四个工作任务阶段,对工作的进度进行梯度安排。
  部门联动,不设专职却又各司其职;循序渐进,经常性工作告别文山会海、急功近利。至此,山西将农博会纳入了常态工作中,将筹备工作落实在一个一个“脚印”中,实现了展会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
  政府主办市场操办
  10月15日,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与展团碰头会安排在了迎泽宾馆同一会场,先后召开。这种“抠门”的方式,许多出席发布会的记者只好将补充采访拉到了户外。
  近日,山西省农业厅先后带着深圳一家实业公司和广东、福建、江西11家连锁店的采购经理参观了运城苹果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了解现代化农业发展、农产品生产情况。
  这样的行为仅仅是开始,山西还将组织更多的企业、客商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参观考察。这也是此次农博会山西在招商拓展方面实行的新方式:改变过去“走出去”变为“引进来”,把企业、客商、采购商请到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山西特色产品的好与精。
  此次农博会期间,山西省政府牵头组织企业的见面会、交流会,为企业与展会的沟通、合作搭起桥梁;注重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营销主体地位,将农博会的功能定位在突出招商引资、贸易洽谈、产品推介方面,让展会成为农产品企业的自由舞台。
  农博会上,场内外广告招商全部市场化运作。
  “展销结合,以销为主”,第三届农博会分馆内、馆外两区,馆外主要是展销区,还特意设立了全天候交易签约区,意图不言而喻。
  一系列的动作践行了本届农博会转变办展方式的初衷,探索了一条政府主办、市场操办的可持续会展发展路径。
  新型农业业态崭露头角
  10月17日,记者在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展会上看到汾酒、陈醋、平遥牛肉等家喻户晓的老品牌,太行小米、雁门肥羊、壶口苹果等强势崛起的区域公共品牌,玉米收获机、无人喷药机等现代化的农机具……在展销馆一应俱全。
  特博会简化了形式、强化了内容。杂粮、水果、蔬菜、干果、食用菌、饮料、布艺、盔饰、雕刻等18个类别,涵盖了山西“一村一品”及现代农业示范区、七大产业振兴翻番工程、“513”农产品加工工程龙头企业、农业科技、民间工艺、休闲观光农业等8个板块内容的企业和产品,集中展示了山西省近年来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山西惠农力度的增大,现代农业的深入发展,一批创意农业、民间工艺品等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型农业产业、跨产业运营的农业新型业态模式和新型农业主体创业模式方兴未艾,开始在会展上一展风采。
  山西省大学生村官创业展区,展示了93名大学生村官领办的9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123种特色创业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旅游乡村以及来自农村的剪纸、雕刻等传统“艺术家”也成为参展的成员。
  政府搭台,产品唱戏,单年农博会,双年北京展销会一直是山西特色农产品走进市场的就近窗口、走向市场的有力翘板,也是政府带着农民闯市场的惠农方式。
  换句话,会展已经成为山西特色农产品营销的一张王牌。作为一个平台、窗口,展会是对特色农产品的推介;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展会经济具有营销的价值,承载起生产、流通和消费。
  厉行节约、强化展会的经济功能正成为山西农口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办展方式的新着力点。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