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靖宇县龙泉镇双龙村老岭屯村民徐泽江、李静夫妇利用当地老岭山上野生天麻资源多,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天麻产业。6年来,在自家门口房前屋后,年年都种植一亩地的天麻。仅此一项,每年收入10万多元,带动了村里农户增收致富。
由于老岭屯多年来由于没有专线,电脑也上不了网,只能利用“户户通”收看电视节目,夫妻二人只能靠读书读报学文化、学理论、学科技、找信息。二人都是高中文化,6年前,他们从南阳野生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学到了种植天麻新技术,进行人工授粉有性繁殖,大大提高了天麻的质量和产量。可是在2009年,徐泽江将做货的天麻在加工烘干时,全烘糊了,损失7万多元钱。但他并不气馁,当年秋天,他又精心挑选天麻种栽,精心培育菌棒,再加上精心管理,2010年秋产商品麻335公斤,出售收入13万多元。家里还余下600公斤天麻栽子(价值10多万元),秋天又栽上了。2011年秋,仅天麻一项就收入17万多元。如果种玉米大豆,一亩地一年只能收入1000多元钱。2014年秋,他家的商品麻以208元一斤卖出,收入不到11万,他还认为盈利太少,后悔没能精选天麻栽子,导致做货天麻产量不高,降低了收入。
人们不禁要问:栽种天麻用工量少,春天备菌棒用不了几天,夏天遮阳也用不了几天,秋天做货、加工、栽种、防寒等用不上半个月,一年只干一个多月的活儿。剩下的时间干啥?其实他又买了一台大车跑运输,买了一台筛选大豆的机器,筛选加工黄豆出售,一年也赚10多万元。徐泽江和妻子李静分工合作,建起了一个100平方米的猪圈舍,把筛选下来的豆渣喂猪,年存栏几十头,多时达上百头。利用交通便利,客流量大的有利条件,在公路旁的山坡上还栽培着一垧多地的草莓,在短短十几天里就收入2万多元。
徐泽江家有《天麻栽培技术》、《猪病防治》、《汽车修理》、《民间故事》等书刊,遇到问题就去找科技书看,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夫妻两人在致富路上不辞辛苦地?着劲儿干,家里盖起了带库房的100平方米的砖瓦房,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