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动态 > 打赢脱贫攻坚战,啃下“硬骨头” 返回首页

打赢脱贫攻坚战,啃下“硬骨头”

时间:2019-12-09 16:52来源: 本网作者:佚名收藏

  楚雄地处滇中腹地,彝族、傈僳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到总人口的36.4%,境内乌蒙山、哀牢山、百草岭“三山鼎立”,金沙江、红河两大水系江河沿岸的平坝及盆地所占面积不到10%。虽然景色壮观,同时,这里集“边远、民族、贫困、山区”于一体,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现象复杂、贫困类型综合,是我国西部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随着基础设施、农村环境、产业培育、旅游扶贫等政策逐步落实,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截至目前,牟定、姚安、双柏、南华、大姚、永仁等6个贫困县顺利实现摘帽,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34.36万减少到4.5万,贫困发生率从12.25%下降到2.5%。同时,2017、2018连续两年楚雄州综合绩效考核排名云南全省16个州市第一名;在2018年云南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楚雄州也名列前茅。并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出了“十万大军”抓扶贫的典型经验。

  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楚雄在政策上出台实施《关于决战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支持深度贫困县武定县打赢打好2019年精准脱贫攻坚战二十七条措施》,做到条条有项目支撑、条条有资金来源,真正体现政策特惠、倾力支持。投入上坚持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以上安排到深度贫困县和贫困村,2019年全州计划投入整州脱贫资金88.35亿元,其中武定县将投入16.68亿元;

  在牟定县,“精准防贫救助基金”的设立筑牢了防贫返贫的“安全网”,针对少数脱贫对象和农村群众因“重大灾害、重大变故、重大疾病”等突发原因造成大额支出、安全住房受损等,适时开展防贫返贫救助,解决因病、因灾或其他重大变故致贫返贫问题。截至目前,全县防贫基金已帮扶16户救助对象,工发方救助资金22.22万元。2018年下半年,牟定县江坡镇米村村民王绍德家房屋因灾损毁,无法居住。在了解情况后,防贫基金救助2万元,加上社会救助2万元,及时解决了其一家3口人的安全住房问题,消除因灾致贫的风险。

  武定县将投入16.68亿元是因为武定县是在楚雄唯一一个尚未脱贫摘帽的县,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楚雄政府鼓励进山企业积极参与沪滇扶贫协作行动计划。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村里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用沪滇帮扶产业合作项目资金股企业,作为贫困户资产收益股金。公司按5%的收益率把收益分配给合作社,由合作社二次分配给贫困户。

  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带动农户脱贫是武定县决胜脱贫攻坚战的重拳之一。武定县在产业发展上下足了功夫,先后建成了以白路、环州为主的5万亩早青豌豆种植基地,以猫街、高桥等地为主的5万亩高山绿色蔬菜基地,以及狮山镇樱桃、己衣镇芒果、东坡乡柑橘等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全面开展基础设施特别薄弱村住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提升也是重拳之一,没有好的环境,人们的动力也不会很高,为了改善这种情况,2018年,政府投入项目资金700多万元用于村庄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这一工作进入争分夺秒的收尾阶段。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统筹谋划,分片包干,每周报告项目推进情况;全县还开展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大比拼活动,县扶贫办组织督查验收组深入乡镇,针对部分乡镇项目进度滞后和工程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时限,确保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基础设施特别薄弱村的改造提升工作。

  脱贫攻坚,是一场不容懈怠的时间之战,更是一场攻城拔寨的决胜之战。楚雄正全力向年底实现整州脱贫的目标冲刺。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