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调研 > 夯实基础促发展 创新机制谋思路 返回首页

夯实基础促发展 创新机制谋思路

时间:2013-11-18 10:58来源: 作者:陈裕民收藏

  今年以来,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地委、县委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抓基层打基础、强班子带队伍、抓作风聚人心、保稳定促发展”的总要求,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服务水平,为推动全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障。

  一、固本强基抓落实,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一是加强党委班子自身建设。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班子为根本要求深入开展“六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认真抓好党校课堂、网上课堂、中心组课堂和实践课堂“四个课堂”建设工作。通过“三带头、一交流、一审阅”的“311”学习方式,不断提升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能力和工作水平。今年,党委中心组学习12次,参加组织部举办的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期次,调训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55人次,赴外县学习考察50人次。     二是优化设置村党支部党小组。按照利于党组织活动开展、有利于党员作用发挥原则,将13个村290名党员划分到13个党小组中集中管理,集中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及实用技术,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致富作用和参政、议政能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党员干部发挥主体作用明显。     三是开展党支部和党员分类定级及党费收缴工作。建立完善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六个带头、六个深入”活动,不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取组织评、考核评、社会评、互相评和自我评的方式评出“好”党支部6个,“较好”党支部6个,“一般”党支部1个;采取组织评、群众评、党员评的方式评出“先进”党员35名,“一般”党员152名,“差”党员18名;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的文件要求,重新核算收交党费标准,按时足额上缴党费。截至到目前,已上缴党费5592.42元。     四是切实加强党内关怀,深入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农村党员“一句话承诺”和转服“双向承诺”活动,加强上下联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目前已承诺事项69件;实施组织“关爱工程”,乡党委在“七?一”和“两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四老”人员59名发放实物及慰问金21.5万元;“四老”人员生活补助发放38人4.5万元。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机制     一是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载体,继续深化拓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年初,乡党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确定了党委的基础工作、年度重点工作和年度创新工作,对科级干部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进行了集体讨论研究,并进行了修改,使全乡工作目标清晰,任务明确。将党建工作具体内容层层分解到相关责任领导和责任站所,切实将各项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肩上,形成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党建工作格局。认真按照《裕民县党建工作月查季考年评制度》。加强对村队党支部落实党建工作任务的督查考核,形成了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     二是狠抓村组干部季度例会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基层党委(党组)议事制度》和《领导干部谈心制度》,进一步增强了领导班子成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以集中学习交流和专题讨论为主,以考察学习为辅,将例会制度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由乡党委对村两委主要干部参加例会情况组织联评,作为年底村组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落实党代表任期制,全面推进党代表工作室建设。按照“资源整合、一室多用、使用管用、共建共享”的要求,乡党委采取一室多用、加挂牌子的方法,将江格斯乡党代表工作室设在党委基层办党员服务站,制作了“党代表工作室”铭牌,制订了一套规范管理制度并在工作室内上墙悬挂,对乡70名党代表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指定每个月第一星期的星期三为党代表接访日。截至到目前,接访群众52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8件次。     三是健全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根据县委统一安排部署,乡党委组织召开了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通过查、摆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方案,经过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整理出意见建议5条,现已完成3条;深入开展设岗定责活动,为村(队)42名无职党员科学设置了党建工作岗、参政议政岗、民主监督岗等不同岗位,发挥了全体党员的作用。认真落实好村级民主议事“五步规程”和“一事一议”制度,推行党务、财务、村务公开制度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窗口来抓。年初以来,全乡各村通过“一事一议”决策村级重大事项21件。如:在财政扶贫牲畜养殖项目补助资金发放中,严格按照扶贫“两项制度”系统人员、民主议事“五步规程” 和“一事一议”工作法,确定了4个村265户受益户,共发放扶贫补助资金305万元。在借鉴阿克苏“两会两票”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乡党委制定了《新地乡村级事务民主管理“两会两票”工作实施方案》,并运用于13个村(队)的小麦、玉米种植面积核实核查上,起到了良好效果。     四是强化党建富民成效。以开展“百点示范工程”创建活动为契机,按照选树一批、培育一批、示范一批的总体思路,我乡确定党员示范基地1个,基层党建示范点2个,党员创业示范户10户,着重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引领作用。实现了“抓点带面、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总体目标。全乡建成蔬菜大棚64座,种植露地蔬菜768亩,特色中草药贝母205亩、天山雪菊15亩;发展培育了特色家禽养殖户8个、生猪养殖大户5个,奶牛养殖户2个,建成白铁克村万只巴什拜羊养殖基地1个,进驻巴什拜羊养殖户33户。2013年发展党员4名,其中农牧民党员3名;同时把6名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把10余名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     五是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包村领导、村“两委”正职、乡、村干部考核内容,将村干部的奖惩与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多形式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有效地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民生工程结合起来,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发展村公益事业。同时,集体经济也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窗口、带领群众对接市场的有效平台。截至到目前,全乡13个村(队),4个村已完成村集体收入5万元的任务目标;乡党委争取上级帮扶项目4个,资金212.5万元。     六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县委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开展党员干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加强党员干部日常行为规范和思想、作风建设,教育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健全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党员群众监督、重大问题征求意见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以实际行动树立党员廉政形象。     七是切实抓好远程教育平台建设。认真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以“双创双争”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各站点的运行维护,提高利用率。同时把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与落实重点产业、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每个教育站点坚持每月播放2-3次教育宣传片,在播放中根据乡党委的中心工作,安排具体的播放内容,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的科技文化知识。截止到目前,播放各类电教片136场(次),观看农牧民1078人。     八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优秀人才关爱机制,以“百点示范工程”创建活动为引导,不断加强“六支人才队伍”(即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建设,选拔一批“创业有想法、发展有思路、增收有途径”的乡土实用人才,施行专项培养、资金扶持、专人指导、项目拉动等方式,积极开展关爱人才行动,做好乡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保证。     九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和挂职干部的日常管理。采取结对帮带、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的方式,强化角色转变、提高大学生村官和挂职干部的基层工作能力和综合能力。逐步把他们打造成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基层实践经验的后备人才,实现“留得住、发挥好、出人才”的预期目标。我乡现有挂职干部人;大学生村官2人,1人已培养进入村两委班子。

  三、以“六好班子”创建为契机,努力搭建五个平台     一是搭建好党员干部教育平台。以开展“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年”活动为抓手,邀请县级领导和党校教师上党课等形式,把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各类现场会讨论会、观摩会搭建成提升素质、强化能力培训的平台,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目前,党的十八大、新党章学习4次,集中观看远程教育15次,开展各类培训讲座18次,组织各级干部职工2800余人次进行了学习讨论,班子成员及各级干部职工人均记学习笔记6000字以上。     二是搭建好科技示范平台。结合“百点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培育示范点,坚持“一点一特色、一点一品牌”的目标,根据不同村情设定不同的创建载体。乡党委牵头抓总,从农技、农机、农经、兽医、林业等相关站所抽调业务骨干人员组成专业服务指导组,对示范点创建工作进行经常性指导服务。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活动阵地,组织示范户学习培训;聘请专家进行集中培训、分类指导;组织党员示范户外出实地考察学习。 全乡已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8期,培训农牧民1680人次,外出实地考察36人。     三是搭建好后备干部培养平台。对35岁以下在家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致富能手、优秀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进行考核,按每村1:2比例确定培养对象,采取乡领导专题辅导、党员远程电化教育、专题讨论等形式,实行轮流到“二室一站一所一部”(乡党建办、综治办、农经站、社会劳动保障所、武装部)进行跟班多岗培训,深入开展了“双培双育”工作。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党建、稳定、社会事业发展各方面知识的培训。截止目前,已有22名优秀青年做为重点培养对象。     四是搭建好密切联系群众的平台。以“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转作风、解民忧、倡廉洁、树新风”这个主题,大力开展“4322”工程(四百、三提、两廉、两勤)和“四有两评一共建”工作法,力促服务群众活动深入推进。坚持领导干部、县级党代表联系点“五个一”制度,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坚持群众路线,以深入一线工作解民忧,落实“五个一”等制度为主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打造为民亲民形象。组织县、乡党代表开展了观摩交流和经验交流座谈会活动2次;认真开展“记民情日记”和“建民情台帐”工作。坚持把开展“民情日记”活动与整顿机关工作作风相结合,与保一方平安相结合,与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民情日记”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入群众中,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活动的开展,已为农牧民群众办实事36件次。     五是搭建好民主决策平台。对村级重大事项,制定下发了“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四议两公开”制度,为民主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     乡党委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全力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开展“百点示范工程”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切实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发挥了出来,成为了引领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凝聚力和核心力。目前,已在乡村领域筛选确定了21个“树得起、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党建基础扎实、作用发挥明显、群众公认度高的基层党支部、党员作为全乡示范点。     通过开展“百点示范工程”创建活动,不仅部分农村党员自己实现了致富,还通过“1+1”(党员示范户+贫困户)的帮扶措施,带起了一批农牧民的致富热情;包点领导和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乡村两级联系人,不仅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还树立了党员干部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认真做好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各项工作,全力解决落实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结合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作,充分利用县、乡党校教学资源,分类分批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为今后开展各项工作奠定思想基础。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按照县委下发的《关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意见》要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和模式。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