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调研 > 如何使牧民脱贫致富 返回首页

如何使牧民脱贫致富

时间:2013-11-18 11:22来源: 作者:巴合提古丽收藏

  在新地乡担任乡长工作几年来,几乎每天我都与牧民交流,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有何困难、需要等。与牧民接触,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充满着无限的热情,对朋友推心置腹,对长辈关怀有加,甚至对牛羊马等牲畜也关爱备至,这些牧民就是淳朴、热心、老实的代名词。

  但是,就是这样一些热爱生活、淳朴老实的牧民为什么至今还过着“风吹草低见牛羊”“以天为庐地为被”的游牧生活呢?经过我多年与他们的接触,我了解到了什么致使他们至今还没有过上富裕的生活。    一,导致牧民贫困的原因    第一,千百年来,牧民一直过着随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的牛羊在哪里,他们就住在哪里,这种长期形成的游牧生活使牧民形成了没有定居的场所,没有固定的村落。如今,社会发展了,进步了,需要牧民们从传统的游牧生活转向现代定居的生活,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过来的,所以大多牧民还没有适应现代定居的生活,于是,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成了他们一直以来贫困的瓶颈。    第二,一直以来,牧民都是依靠他们唯一的生产资料??牛马羊而生活,一切经济收入来源都是这些牲畜,但是一旦遇到疾病或是天灾,使得牲畜大量死亡了,那这些牧民就是去了辛辛苦苦多年的“积蓄”,可以说是一夜致贫。传统的,单一的生产模式也是导致牧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近年来,党和国家虽然出台了许多有关农牧民的惠农政策,我们也向牧民不断宣传党和国家对牧民的优厚政策,但大多牧民对接受新事物非常缓慢,不是消极对待就是不予理睬,这对我们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不接受或者抵触新新事物也是造成牧民生活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长期的游牧生活使牧民形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懒惰心理,他们很多人认为只要今天有口吃的,何必管明天如何,活在当下最重要,这种思想可以使他们每天都过的很自在,但是没有忧患意识是不可能脱贫的,加之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对牧民的脱贫政策倾斜很多,但是就是这种懒惰思想使得很多牧民形成了“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无为思想,认为反正有国家照顾,我有口吃的就行。依赖心理使得牧民越来越丧失了勤劳的美德。    以上四点是本人根据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所总结出来的浅显认识,只是本人个人的观点,不一定准确。    二、如何使牧民彻底脱贫致富    根据导致牧民贫困的原因,本人认为要使牧民彻底脱贫致富就要彻底转变思想观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观点我们党和政府也提出了很多次了,但是,针对牧民不能运用传统的对待农民的模式,而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根据他们的情况制定符合牧民的政策,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引导牧民从思想上改变传统定律,不要认为祖先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固定模式就是最好的,现代社会发展飞速,传统的固定的模式已不太适应如今的社会发展,要想致富,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以海纳百川的心态览天下之物,以博大的胸怀包天下之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传统相结合,从而实现大融合。我认为要开拓牧民的眼界,把一些要求积极上进的作为带动人,去对口援疆地区和发达城市参观考察学习,让他们见识到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从心理上自觉改变,真正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要引导牧民主动接受定居生活,这种接受,不仅仅是单纯的买个电脑、手机、汽车等基本硬件,而是在接受这些硬件的同时,要熟练掌握并运用到其他方面,比如,运用电脑可以学习网络中如何放牧,如何最大化实现收益,如何为牲畜治病等等,学习开车,可以推广为掌握拖拉机、挖掘机、播种机、货车等大型汽车和工具型汽车的技能。相关机构可以出资免费为牧民开展培训,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俗话说“艺多不压身”,这样,富余的劳动力也可以得到有效安置,农闲时也可以多份收入。    第三,要培养牧民转变传统的单一的生产模式为多种经营并存的生产模式,无数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不论是一个国家发展还是一个家庭致富,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太过落后,一旦这条唯一的生产线断了,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只有变单一为多项,才能在复杂的气候变化中永立于不败之林。我认为一是可以引导牧民除了牲畜养殖以外,可以在闲置土地中种植一些当地适应的农作物,比如玉米、红花等等,还可以种植一些果树和蔬菜。这些年,我们就大力引导牧民种植这些农作物,事实证明,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牧民也看到了收益。二是牧民在养殖大型牲畜的同时,可以夹杂养殖小禽和其他动物,比如鸡、鸭、兔子等等,这些小动物生长期较快,一般当年养殖当年就可有收益,且成本较低,我们也为牧民做了试点工作,效果不错。三是发展合作经营,集合集体的力量共同发展,事实证明,只有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实现大规模集约化,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成本,实现最大化收益,合作经营也不单单是发展牧业合作,还可以发展养鸡场、奶牛场、种植场等多种合作。    以上三点是本人经过长期的基层工作后形成的浅薄工作经验,但本人认为,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来看,脱贫致富也需要靠实打实的干。一是惠农支农相关部门作为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应让“好政策”变成“好贯彻”。二是要加大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让每一分钱都能用在该用的地方。三是加大扶贫项目的审批验收工作力度,按照审批职能权限,做好扶贫项目的立项、环评、审批、招投标、验收等工作。四是严厉打击贪污、挪用、滥用扶贫资金的违纪行为,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五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宣传力度,让群众意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和支持相关的扶贫工作。六是涉及到牧民切身利益的工程、项目等,要注重听取他们的意见。七是牢记“实干兴邦”,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让大家得到实惠。    只有做到了以上七点,加之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在党和国家现在对牧民扶贫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在各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一线工作者的大力配合下,在群众的大力监督下,牧民的生活将蒸蒸日上,贫穷将不复存在。                                                     二0一三年八月十一日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