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跃明记账将儿子的善心落到实处 记者 张路桥 摄
只听说抽烟可以上瘾,喝酒可以上瘾,殊不知扶贫济困也能够上瘾。在九龙坡铜罐驿镇,全镇每年约有130人受到一名好心人帮助。好心人名叫何明武,3年来,在内蒙古的他,共拿出十多万元委托父亲帮扶父老乡亲。
托父亲给老人发红包
何明武远在内蒙古经营搅拌厂。昨天,记者来到他的老家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建设村4社。何明武的父亲何跃明听说记者来采访他儿子扶贫济困的事,笑着说:“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何跃明老人回忆,2009年底的一天晚上,何明武给家里打来了电话,拜托老爷子帮忙买几头猪羊,他想请敬老院以及周围那些孤寡老人,一起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
何跃明担心老人吃坏肚子,决定将儿子寄来的钱分给老人。他对建设村3000多人进行核查,很快便决定出了钱分给谁:4社60岁以上的老人47人,另17个社80岁以上的老人55人、90岁以上的老人6人。此外,铜罐驿镇敬老院有老人20人。他按照90岁以下的老人每人100元,敬老院老人、生病老人以及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200元的标准进行分发。
3年来捐款十余万
在一本名为《何明武向社会献爱心》的记录手册上,记者粗略地累加了一下,3年时间,捐出的钱款共计十余万元。何跃明说,记账是想说明儿子的善心全部都落到了实处。
昨天,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建设村4社社长杨祖铭特说,他曾制作了一面锦旗,代表全社45位60岁以上的老人感谢何明武父子。村民张春娅称,2010年6月,她爱人驾驶三轮摩托车翻车,车上3人重伤入院。何跃明父子先后资助他们上千元,解了燃眉之急。
昨天,记者联系上了远在内蒙古的何明武。他说,3年来,他曾在自己经济困难时,打过退堂鼓,但“不想让父老乡亲失望”,于是每当逢年过节,他都会提前将钱汇到父亲的账上。“我今年39岁,将把这件事情(行善)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