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江苏临江新区佳铭桃园主人沈辉的“水果经”,农业资讯,中国农业网 返回首页

江苏临江新区佳铭桃园主人沈辉的“水果经”,农业资讯,中国农业网

时间:2012-10-22 15:18来源: 作者:收藏

  【导语·】江苏临江新区稻香村的佳铭桃园主人从2009年至今,沈辉凭着自己不屈的性格和坚毅的双肩,大胆地承包了120亩土地种植桃树,用勤劳的双手谱写出一首曲折动人的创业之歌。对沈辉而言,每一次事业的转变都是人生的一次磨练。他说:“3年的水果种植实践中,我觉得种水果不仅是靠品种,更重要的还在于技术和管理。”

  走进临江新区稻香村的佳铭桃园,一排排桃树枝叶繁茂,硕果累累。“这是最新品种金秋红,口感非常好,甜度一般在20以上……”桃园的主人沈辉一边采摘蜜桃,一边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从2009年至今,沈辉凭着自己不屈的性格和坚毅的双肩,大胆地承包了120亩土地桃树,用勤劳的双手谱写出一首曲折动人的创业之歌。

  放弃高薪种桃园

  沈辉是南通市经济开发区人。1997年,刚从学校毕业的他进入开发区的一家日资企业工作,没过几年,他就因为工作出色,被提拔为一名管理人员。

  2006年,国内股市、证券行业都炙手可热。沈辉断然放弃在日企的高薪工作,进入海通证券公司当一名证券经纪人。 “手头掌握着多个账户,每天经手的资金几百万”, 沈辉回忆说,“那时也挺喜欢这份工作,而且股市正红火,每天都能帮客户大有斩获,挺满足的。一年的收入少说也有十几万,待遇什么的都不错。”沈辉说,按照父母的说法,“跟做公务员差不多。”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爱思考的小伙再也不满足这份工作,“炒来炒去,在股市不规范的情况下,大把的钱就是从这个口袋出,从那个口袋里入,有人盈利,必然有人亏损,整体并未产生价值。”经过深思熟虑,他断然放弃了这份让人艳羡的工作。沈辉说,不如自己创业,让自我价值能够实现。亲朋好友都感到不理解。父母尤其表示反对,“这么好的工作不要,非要自己找罪受。是不是脑袋生锈了?”

  可沈辉坚决不这样认为!他这样回答父母:“工作随时都可以再找。现在自己还年轻,能吃苦,应该好好闯一闯。”最终,沈辉与父母谁也没说服谁。对沈辉而言,创业可不是只动嘴皮子。他开始拜访朋友,了解项目,思考创业的方向。一位创业有成的朋友告诉沈辉,种植业行情不错,发展前途远大,建议他去试一试。就在这位朋友的果园里,沈辉看到了硕果累累的喜人场面,顿时心弦微微触动,感觉“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决定种植果树后,沈辉开始了先期的准备,一是选地皮,二是选。沈辉的妻子是海门人,沈辉决定把果园落户到海门。果园的初定面积为一百亩,土地必须成片才方便种植,沈辉看中了地广人稀的临江新区,决定在这里承包土地,于是和新区农技部门联系,获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在看了多个地方后,沈辉把果园的地点确定在临近336省道的稻香村,这里交通便利,利于的运输。最终,沈辉敲定承包120土地,爽快地付了土地租金。

  种植品种的敲定十分关键。沈辉到处考察合适的种植品种。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沈辉在中央电视台7套节目《每日农经》栏目看到一种晚熟特甜桃金秋红蜜桃的介绍,这种桃果味浓、口感好,甜度高,糖度最高达到25.5,挑战过吉尼斯记录。沈辉觉得这个蜜桃极具品种优势,于是通过《每日农经》栏目找到了金秋红蜜桃发明人刘元宝。在山东潍坊市临朐县,沈辉现场考察并品尝了金秋红蜜桃。当吃完第一只桃,沈辉就拍板决定引进金秋红蜜桃种植。当时普通桃树苗价格3元一棵,沈辉以每棵25元的价格购买了4000多棵桃树苗,一下子就砸下了10多万元。

  再苦也要撑下去

  2010年正月十二,那一天正好下大雪,桃树苗顺利从山东运抵海门。时间不等人,沈辉决定冒雪也要栽种下去。

  沈辉雇了5个工人帮忙,自己也穿上了雨靴,亲自下地帮忙栽种。挖坑、放苗、培土……一套程序下来,以前没干过农活的沈辉,几乎快累弯了腰。就这样,一连5天,沈辉咬紧牙关,不喊一声苦,不叫一句累,坚持了下来。沈辉深深懂得,创业的历程,这才迈出了一小步。

  桃树苗栽下去了,沈辉像个拿到糖果的小孩,兴奋得不得了。每天都跑到桃园里察看,看看桃树成活了没,看看芽都发了几粒。有时候,连吃饭都没什么心思了,一到吃饭就捧着饭碗往桃园里奔。

  桃树怕涝,到了梅雨季节,沈辉心里总担心个不停。只要夜里下雨,他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了。有时候雨下得大了,沈辉连忙起床,到桃园里察看水情。多的时候,一晚上要起床看好多次。一旦发现桃园里积水多了,沈辉就拿起铁锨,挖沟排水,直到积水排干净为止。桃树怕风,尤其是果子还小的时候。沈辉天天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台风动向,在台风来临前,加固好桃园里各种防护设施。在这段时间里,沈辉常常夜不能寐。

  管理果园十分辛苦,沈辉几乎事必躬亲,一年四季忙个不停。春天,要疏花疏果,5月份要套袋。夏季要修枝剪叶,控制长势。今年,桃树开始结果,沈辉和妻子,五一过后开始给果实套袋,一套就是一个月。夫妻两人的早饭、午饭每天都要轮换着吃,吃晚饭的时间被推迟到了晚上10点钟以后。套袋是个体力活,一天下来,胳膊抬上抬下数万次,沈辉经常累得两条胳膊拿不动东西。6月份的剪枝则是沈辉一个人完成的。他从6月初一直修剪到7月底,由于长时间运用剪刀,沈辉右手中指完全肿起来了。

  三年时间,沈辉就从一个皮肤白皙的帅小伙,变成一个皮肤呈咖啡色的职业农民。皮肤晒黑脱皮成了沈辉最痛苦的事情。每次脱皮时,沈辉穿衣都要忍受难言的刺痛。沈辉常常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除了身体上的辛苦,经济上的捉襟见肘更是沈辉面临的巨大挑战。承包之初,沈辉已经掏出多年积蓄近50万元,3年来他先后投进去150万元左右。沈辉认为,开弓没有回头箭,再苦再累也要撑下去。今年夏天,沈辉买来防虫网,刚给桃园挂上一大半,一阵突如其来的大风袭来,防虫网被粗暴地扯坏、卷走。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十几万元的投入瞬间打了水漂,沈辉心疼得差点掉下泪来。但沈辉坚定信念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知识跑赢市场

  对沈辉而言,每一次事业的转变都是人生的一次磨练。他说:“3年的水果种植实践中,我觉得种水果不仅是靠品种,更重要的还在于技术和管理。”

  沈辉深谙科技知识的重要性,订阅、购买了大量有关种植技术的报刊杂志。记者在他的住处看到一摞摞高高叠起的书刊,有《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中国南方果树》、《果农之夜》等。沈辉说:“这些都是我订购的。知识不嫌多,掌握了先进技术才能跑赢市场。”为了提高果园的管理能力,他还特意去山东请了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学习。“人不怕口袋穷,就怕脑袋穷。”沈辉如是说。

  虽然以前没有种果树的经验,但他深知要种好桃树需要种植和修剪技术,老一辈靠天吃饭的种植经验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节奏了,他和老婆都是门外汉,于是他就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一方面积极拜师学艺,向农技师学习果树管理的技术,向同行学习桃树的种植、修枝、施肥等技能。另一方面,认真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积累经验。他不断地钻研蜜桃的栽培、管理技术,并不断有所创新。

  沈辉认为,高品质才能带来大市场。他一直坚持无公害产品的生产理念,能不给桃树打农药就不打,能施有机肥就尽量施。每年,沈辉都要花大价钱,从附近的养羊场购买羊棚灰,一年施足3次。有时候,沈辉自己制造有机肥,他买来菜饼、豆饼等,利用高温将其腐熟,再施在桃树的根部,确保桃树营养充足。

  今年,桃树结满了果子。看着果子一天天长大、成熟,沈辉心情日益激动。今年10月2日,沈辉吃到自己栽种的第一个蜜桃,再次品尝到那阔别3年,令他魂牵梦绕的味道,沈辉顿时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一切的烦恼忧愁都随风而去。沈辉把桃子送给父母,送给亲朋好友,让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朋友尝了以后都说好吃,为沈辉的成功由衷高兴。“接下来的路就平坦多了。”朋友对沈辉如是说。

  蜜桃成熟了,沈辉积极谋划打开销路。他为蜜桃申请品牌,建立专业合作社。他还准备兴建一个冷库,方便蜜桃的储藏。“酒香也怕巷子深”,沈辉希望打响蜜桃知名度,让这么好吃的桃子走进江海大地千家万户。

  记者手记

  据权威统计,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第一选择是公务员和进国企。当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的国考,又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毕业生感叹,现在就业越来越难。常言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年轻人何必作茧自缚?沈辉放弃高薪,选择了创业。他走出的路,似乎给时下年轻人的择业提供了一条思路。任何人只要选对了路子,耐得住寂寞和敢于探索,就一定能实现梦想。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