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功,姜堰市蒋垛镇高曹新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9年,他带领村民建立了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增加村民收入50万元,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村民“贴心人”
走在高曹新村平坦的道路上,两侧成片的绿,分外好看。
这样的风貌,3年前还很难想象。
2009年,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每到雨雪天,泥泞的小路让老人和孩子都不敢出门。
高尔功决定要为村民修一条宽阔的水泥路。
为筹集资金,高尔功自己带头拿出两个月的工资。
如今,家家户户出门便是水泥路,即便是下雨天,也时常能看到孩子在细雨中奔跑玩耍的欢乐身影,和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的愉快面庞。
提到高尔功,村民们都自豪地说:“哪怕事情再小,只要我们反映了,对高书记来说也是大事,他是我们群众的‘贴心人’。”
探索致富新模式
修路的事让高尔功意识到,要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首先就要带领大家先“富”起来。
“当时正好逢上土地流转,我就想,如果把这些土地承包起来,进行正规管理,既能使村里剩余劳力得到就业,减轻年老体弱农户的负担,也能让在外打工、农忙赶不回来的村民们安心。”向村民租来田地,组织他们一起发展高效农业,创造收益,一条新路子在高尔功心中渐渐清晰起来。
计划有了,但村里却没人敢做“吃螃蟹的第一人”,高尔功就自己带头担下了这个重任。
不少村民听说是他带头,纷纷表示愿意放心地把土地交给他。
“一共306亩田,其中150亩要先付租金,按800元一亩算。”把家中积蓄都拿了出来,高尔功又向弟弟借了5万元,一共投入30万元,种上了玉米和青饲料。
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致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年,由于村民在生产技术方面十分生疏,承包来的土地亏损了6万多元。
“有的土地用了太多除草剂,虫害也十分严重。”看着玉米长不出来,成片的枯死,高尔功的心里十分难受,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第二年,他找来了农业公司的技术人员,请他们到田头现场指导,注意水质、土壤、低毒用药,使用有机化肥。
有了经验,他又带领村民种起了韭菜、萝卜、高秆白菜。由于他种的蔬菜新鲜无害,又有统一的管理,很快就有人特地上门求购。“韭菜最远能销售到扬州,常常供不应求,每天都有人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