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李希荣:饲料业整合是大势所趋 产业链延伸需步步为营 返回首页

李希荣:饲料业整合是大势所趋 产业链延伸需步步为营

时间:2012-10-26 10:19来源: 作者:收藏

热点搜索:
当前位置: > > > 李希荣:饲料业整合是大势所趋 产业链延伸需步步为营
李希荣:饲料业整合是大势所趋 产业链延伸需步步为营
   时间:2012-10-24 9:50:00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353

  在“第三届广东饲料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上,受邀嘉宾对产业链延伸和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相应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1、将来企业数量还会减少

  这两三年来,大企业的扩张速度越来越快,规模小、产能低、竞争弱的企业正在加速退出历史舞台。数据显示,2007-2010年,我国饲料企业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目前大概还有一万家。

  “饲料业的整合是大势所趋。饲料企业的数量还会不断减少。”李希荣在回答现场提问时指出,随着修订后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实施,饲料业的门槛会大大提高,有些不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要被清理出去,比如资产规模、技术水平达不到标准,就不允许搞饲料生产。“以后肯定不是买一台搅拌机就可以生产饲料,这样保证不了饲料安全,也保证不了畜产品安全。”

  据业内人士估计,整合的结果,中国饲料企业的数量可能只剩下6000-8000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两三千家饲料企业会成长起来,并赢得市场。

  2、产业链延伸需步步为营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养殖业其实并未体现出真正的价值。当散户加速推出,专业户、规模化养殖场迅速增多,当技术、管理逐渐被养殖业高度重视,当粗放式增长模式走向科学发展模式,那么,养殖业的价值将被重新认识,利润会也将水涨船高。

  毫无疑问,当中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养殖企业。

  所以,未来会有更多的大型饲料企业延伸产业链,以寻求新的增长点,更好地提高抗风险能力。像领跑行业的新希望集团和温氏集团,基本形成了从“饲料—养殖—屠宰加工—熟食肉制品”的产业链模式;海大近几年在水产苗种、药品这两个板块斩获颇丰;加大早些年就布局种猪业,也很好地带动了饲料销量;金新农成功上市之后,2011年也向外公布要涉足养猪业……

  这一类企业在养殖业高利润的背景下,优势会更加明显。但是,产业链延伸的同时,对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肖祖乐建议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来做,不宜冒进。“产业链经营的基础还是专业化。在饲料环节做强的条件下,饲料企业再考虑进入种苗、养殖等领域,会更容易成功。”

  还有另一条路,就是联合发展,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但目前还无法有效解决利益分配机制。

  3、中小饲料企业怎么办

  多数中小饲料企业尚不具备延伸产业链的条件与实力,融资也难,还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战、通货膨胀等诸多压力。因此,当成本大幅上升,需求增长放缓,中小饲料企业的竞争力更被大大削弱了。

  中小饲料企业该怎么办?“聚焦”是许多业内人士给出的答案!广东本土的南宝,江西的双胞胎均是高度聚焦饲料环节,不断做大做强的典范。

  “聚焦”的目的是提高技术实力、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以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更强的技术实力生产出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并借此迅速占领市场。现在很多业内人士提出的精细化管理,降低料肉比,提高日粮的利用率等建议,可视作“聚焦”战略下的一些具体措施。

  未来,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低,尤其养殖业对技术的需求不再局限于饲料,专业做饲料会遇到非常大的挑战。海大董事长薛华就建议,你可以只做饲料,但必须跳出饲料来制定企业战略,真正站在养户需求角度来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单纯的饲料企业一定要走出同质化的泥沼,一方面要在技术上有创新,在管理上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要在市场营销中必须加入专业服务的元素,给养户带来更大的价值,从而对企业产生粘性。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