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卖了3000多只小鸡,赚了5000多块钱。”2013年3月6日,记者来到普安县窝沿乡窝沿社区蒋文华家采访时,他一边打开鸡舍一边高兴地说道。养鸡3年来,他不但建起了占地面积15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洋楼,还购买了一辆小型货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年近40岁的蒋文华,早年一直在外务工,虽然每年都有二三万元的收入,但一人赚钱全家用,日子始终过得很拮据。
2010年的腊月,蒋文华像往年一样,怀里揣着在外务工辛辛苦苦挣来的2万多块钱回家过春节,回家的第二天,他大舅哥杨继成请他去家里做客。去后他发现,原本条件和自家差不多的杨继成家,这时已是新房、新家具、新电器一应俱全。眼前的一切深深触动了蒋文华,他一边喝酒,一边不停地思考和比较着自己家和杨继成家这些年来发生的差距变化。近年来,杨继成一直在家里发展养鸡业,不但能照顾好家庭,赚的钱也比自己打工挣的多,自己在外务工,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地干,也只够家里简单的生活开支,还不能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从杨继成家回来后,他辗转反侧,几夜睡不好觉。
“要不我们向哥学点技术,以后也养鸡吧。”见到一心为家庭操持劳累的丈夫几夜都睡不着,妻子杨倩对蒋文华说道。夫妻二人商量好后,2010年春节刚过,蒋文华就在他大舅哥的帮助下,用自家的两间房屋做鸡舍,开始搞起了养鸡业。
“养鸡要赚钱,技术是关键,疫苗、消毒、温度、饲料,样样都有讲究。”蒋文华把记者领进鸡舍后,懂行地介绍。为养好鸡,他在虚心向杨继成学习的同时,还主动到社区远程教育站点、农家书屋去学习养鸡相关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蒋文华很快掌握了养鸡的技术要点,精明的蒋文华发现,把鸡养大了卖,不如把鸡养到三四两重拿到各个乡场上去卖划算,为了方便赶乡场,他考取了驾照,买了辆小型货车跑乡场,妻子在家养鸡,他自己就开着车到各个乡场上去卖小鸡,每天都能赚二三百元,生意好的时候还能赚到上千元。到2012年下半年,赚到钱后的蒋文华,很快就建起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小洋楼。
“要实现小康生活,还是要走产业致富路才行。”采访结束时,蒋文华由衷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