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王明安:从庄稼地走来的发明家 返回首页

王明安:从庄稼地走来的发明家

时间:2013-04-04 16:17来源: 作者:收藏

  滕州市自古人杰地灵,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巨匠墨子,以及有着雄才大略的毛遂,就诞生在这块土地上。如今,这块土地里“冒”出一位农民发明家,他就是市合金铸造厂厂长王明安。

  十年来,他的十六项发明获得了国内外专利,他研制的串式铝片散热器,一炮打响,在第41届布鲁塞尔尤里卡发明博览会上荣获金牌,《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位置作了报道。1990年5月以来,他的专利产品连获“中国丝绸之路专利技术博览会、第二届国际专利技术及新技术产品展览会”两个银牌奖,1991年以来获全国暖空调给排水与环保名优产品展评特别奖等五项大奖,他成了享誉国内的发明家,被山东省评为“山东十大科技名人”,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十大科技带头人标兵”,他的名字被收入《中国专利技术人才名录》。这些闪光的荣誉,不仅反映了王明安的聪明才智,也记录了这位庄户发明家艰苦创业的足迹。

  王明安出生在南沙河镇南池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俗话说,苗怕胎里旱,人怕老来穷。正逢长身体的时候,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年老的父母,拿不出让孩子果腹的食物,他不得不以糠菜充饥。饥饿,使这个庄户后生没有长出伟岸的山东大汉的身材,直到如今,还是显得那么黑瘦单簿。然而,苦难虽打碎了他读大学的梦幻,但不幸对于他来说又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只有中学底子的他,硬是靠着庄稼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啃完了一本又一本高等数学、高等物理学、化学、机械制造学、金属结构学等书籍,为在发明的海洋里遨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4年,他带头成立了合金铸造厂,有些人又风言风语地说什么“泥腿子办工厂,真是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心高妄想”。可事实最能让人折服,王明安带领全厂职工奋力拼搏,当年投产的两种产品就获利28.7万元,在完成利税及村提留后还剩17万元。按合同规定,王明安应提成8.5万元,可他一分未要,全部投入到厂里的生产中去。在一次青岛会议上,他得知我国目前散热器材腐蚀严重的难题还没解决。对此,王明安的心又骚动起来,他认为,这是机遇,更是挑战。从此,他带领科技人员,进行紧张的研制。他家离厂不足百步,可谁能相信他竟有半年没入家门?为了攻克难关,先后试验60余次,用掉型材7.5吨,损失44万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挫折后,终于解决了铝焊接的技术难题,摸索出了氩气焊接新工艺,使生产的铝制扁管型散热器比一般产品散热效果提高20%,使用寿命延长10——15年,而每100平方米采暖面积造价却降低30元。该产品经国家建材部在清华大学主持鉴定,又经国际联机检索,属国内首创,因而受到国家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推广,如今畅销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条幅挂在王明安办公室的墙上,他不是图雅兴做样子,而是以此来鞭策自己。按说,王明安早该发了,可直到如今,他家的住房仍和左邻右舍一样,房内摆设却明显地落后于群众,没有高档家具,没有高档音响,唯一能赶上时代潮流的是那台半旧不新的十八寸彩色电视机。他家里需要钱,然而,他却又把国家奖给他的35万元献给厂里买了工作用车。1986年以来,这个实现专利产品3800万元,利税815万元的工厂,仅为给乡亲们修路、打井、办学,就捐款57万元。说起王明安,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王厂长,好人!”

  在一些人看来,王明安已功成名就,下一步守住这份家业就行了,可他又不安分起来。他认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人们为他而陶醉的时候,他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经过周密的科学论证,他又作出了惊人之举,与香港合资建立铝材厂。如今,在滕州大地,郭河岸边,一座占地29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投资2600万元,年产值一亿元,年利税2千万元的现代化工厂已拔地而起。人们有理由相信,王明安这个从庄稼地走来的发明家,会把他的事业铸造得更加辉煌。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