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花花草草,人们总是会想到悠然自得的老者,或是貌美如花的青春少女。而赵德民,这个刚过不惑之年的汉子,却天天与花草打交道,在百花丛中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赵德民从小身患残疾,走路很不方便,但他凭借不懈努力,靠自己的双手,栽培和经营花卉走上致富路。自己富裕起来后,他还不忘回报社会,帮扶更多的残疾人和乡里乡亲的农户,成为我市自主创业的残疾人代表。
花缘
赵德民曾做过钟表、电器维修,经营过音像文化制品,还卖过服装等,最初积累了一些资金。2000年的一次外出旅游,偶然遇到一个广东人,他经营花卉多年,两人一路上的交谈启发了赵德民,也让他对花卉种植经营的前景有了初步了解,并从那时开始一点点涉足这一行业,与鲜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也有所转变,过年过节送鲜花的多了,办公室、家庭居室养花的也多了,特别是鲜花种植正在日渐增多。
鲜花能使人精神轻松,心情开朗,鲜花也代表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精神寄托,所以鲜花的种植经营市场前景广阔。
经过市场调查和对自身条件的考虑,赵德民决定先拜师学艺。他开始利用所有的机会学习花卉种植经营,到外地考察,走进暖棚实地学习了解花卉种植技术,掌握各种鲜花的养护环境,对水分、土壤的要求,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通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了双腿小儿麻痹所带来不便,熟练掌握百合、扶郎、郁金香等鲜花的种植养护技术。“对于养花种草的技术,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已经了如指掌。我想告诉人们的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事情我同样可以做到,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我也要拼一拼,无论做什么我都要做出样子来!”赵德民坚定地说。
于是,他决定先从鲜花经营上入手,在市内开了一家小小的鲜花店。那时的鲜花都是从外地购进,主要以鲜花、干花、水培花等为主。在引进名贵花木的过程中,很多花从外地引进后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决定自己种,自己养,建立自己的花卉种植基地。
创业
拥有创业梦想是值得推崇的,但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才是最现实和重要的。
当然,创业也有创业的烦恼。创业过程中,很多事情都要自己亲自把关,事情也多了。赵德民告诉记者,刚开始搞花卉基地建设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每天要起早贪黑地侍弄大棚,由于行动不便,没少摔倒过。但每当看到自己精心侍弄的鲜花如期盛开时,心里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可天灾也是不可避免的,有一年刮大风,就把他花卉基地的3 个大棚都刮坏了,盛开的鲜花被大风吹掉了一大半,损失惨重。
同时,鲜花受季节和市场影响,品种、价格波动较大,如果选择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品种种植经营,就会血本无归。因此,他每天都要与行业内人士交流,了解市场需求,再根据市场的需求到外地引进名贵花草。在引进名贵花木的过程中,他专门聘请外地专家到他的基地指导农户种植,边学习边掌握;为了保证花期,他还要钻研各种花的特性,把最美的花朵、最长的花期留给喜爱它的人们,渐渐地赵德民自己也成了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经过多年的实践,赵德民在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中,花儿越养越好、越种越多,成了名副其实的花老板。如今,他在市残联和海州区残联的帮扶下,在新民、东梁、艾友等地建立了百花园花卉种植基地,还在市内开设了经营批发各种名贵鲜花的花店,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周边十余农户和残疾人加入鲜花种植,经营致富。
家住东梁镇的王晓华,原来一家人靠几亩地种植农作物赚取生活费,日子过得并不宽裕。自从结识了赵德民,他家也开始种植鲜花。从赵德民那里购进鲜花种子,再由赵德民派来的技术人员指导种植养护技术,等到鲜花盛开,赵德民亲自上门收购鲜花,用于批发经营。“有了赵德民为我提供技术支持,种植花卉每年的纯收入要比种植农作物翻3番还多呢……”王晓华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