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人物 > 带领群众走致富路的村干部 返回首页

带领群众走致富路的村干部

时间:2013-08-25 13:15来源: 作者:何伟收藏

       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黄建国,吉也克齐村党支部书记。近年来,在黄建国等村干部的领导下,带领广大群众发扬“苦干不苦熬”的裕民精神,使吉也克齐村的经济有了新的起色 ,走在全乡富裕村的行列,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无闻地实践着一名党员村干部的承诺,为其他党员树立了榜样,在艰苦条件下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黄建国在上任时,面对村党支部班子软弱涣散,党员思想僵化,群众一盘散沙的境况,他决定把村党支部建设作为第一件大事来抓。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组织生活,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广大党员进行党性教育。通过学习,增强了班子成员的责任心,转变了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发挥了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 ,他重视配套组织的作用,健全了民兵、治保、共青团、调解等村级配套组织 ,并加强教育和管理,使配套组织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要想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选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黄建国带领两委班子召集广大党员群众认真学习了上级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开展了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在认真分析、研究本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村重点发展畜牧和高新节水农业两大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思路。思路确定了,但有些村民思想观念没有转变,很多人不理解。于是他就带领村干部走东家,进西家,作群众的思想工作,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业和推广高新节水技术,鼓励农牧民按照“富裕户养牛,中等户养羊,一般户养禽”,的原则,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同时黄建国同志还十分重视农家肥的利用工作,加大了宣传力度,让群众明白,购化肥与使用农家肥的差别,鼓励农民都把农家肥都运到田间,以改善土壤有机质,不断提高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和村班子的不懈努力下,全村的经济结构得到了很大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黄建国自担任村干部起,就认识到作为村里的干部,要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事事起到表率作用,很多事自己先不带头,先不完成,就无法顺利开展工作。黄建国常说:“只要有了大家才会有自己的小家”。在事业和家庭这架天平上,他一次次选择了事业,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时,他又一次服从了集体利益。他是个出了名的实干家,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说:“黄建国精力充沛,工作认真负责,是位得力干将。”不错,在他的工作日程中,从没有“休假”两个字,他就是这样一个以村为家,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村民脱贫致富上的人。
      黄建国同志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深知只有学科技、用科技,走科技兴农的路子才能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他积极利用“科技之冬”、“科技之夏”活动的机会,召集村民进行科技知识培训,还订阅了大量的科技报刊,边学习,边实践,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形成了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风气,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吉也克齐村的农区畜牧业是阿勒腾也木勒乡基础最好的。为了让他们脱贫致富,黄建国同志没少费心。他首先找了几家少数民族富裕户去给贫困户作思想工作,然后他又多次上门宣传党的富民政策,传授致富经验。采取这些方法后,一些贫困户开始想办法买牛、羊发展畜牧业。但有些农民不但没钱发展畜牧业,而且连春耕生产的钱也没有,因为偿还能力有限,也贷不上款。黄建国同志看到这些,急在心里,于是他多次与信用社协调,自己为他们担保贷款,购买种子、化肥,而且免费用自家的拖拉机为这些贫困户服务,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使这些贫困户大部分成了养殖户,逐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在该村,无论是汉族同志还是少数民族同志,一提起他,都说他是个“好人”,是群众的贴心人。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