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王洪德吕佳超)在这春夏之交的季节里,正是农民们孕育一年希望的黄金时段。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镇东风村农家妇女白秀珍,坚持17年抓住这段黄金时间孵化鹅雏,通过孵化鹅雏,出售鹅雏,拔掉穷根,踏上康庄大道。
今年半百有余的白秀珍,典型的农家妇女,其丈夫赵向海是一名下岗老师,他们生育了一双儿女。17年前,靠种植4口人的承包田的收入,勉强够年吃年用,一遇灾年,靠贷款种地,家中积蓄为零,有时为负数,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2000年,依安县被命名为中国白鹅之乡。白秀珍放眼依龙镇紧靠双阳河北岸,境内水草资源丰富,人们有饲养大鹅习惯的优势,开始了自留种鹅、自产种蛋、利用火炕孵化鹅雏出售的历程。这一干就是17个春秋。17年来,白秀珍始终不间断养种鹅、产种蛋、孵化鹅雏,就连鹅雏市场行情一路走低,卖鹅雏不挣钱时,她只是困惑,却不言放弃,“顽固”的坚守,换来的却是张张百元大钞。
每年春季最后孵化的一批鹅雏全部留为种鹅,留种鹅数量不低于400只,次年早春时节开始产蛋。年年4月中旬,白秀珍在火炕上铺上水袋孵化鹅雏,并采取陆续入孵办法,三五天出一批鹅雏。在实践中,白秀珍摸索出了一整套利用火炕孵化鹅雏的高超技术,她说:“只要把各阶段的温度控制好,出雏率就高,鹅雏就体壮。出雏后及时注射小鹅瘟等疫苗,鹅雏死亡率就低。”由于购买白秀珍孵化的鹅雏死亡率低,成活率高,好饲养,不仅本镇养殖户登门购买,就连外地的养殖大户也慕名求购,坐在家里几乎就销售一空。前10年,白秀珍卖鹅雏年均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
2011年以来,鹅雏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年年孵化鹅雏周期结束时,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2016年春季,白秀珍饲养的400多只种鹅,经过一个冬天的精心饲养,全部产蛋。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白秀珍将一枚枚优质种蛋精心地摆放在火炕上,又开始了新一轮鹅雏孵化,计划孵鹅雏8000只以上。5月下旬,白秀珍孵化的鹅雏将陆续上市,每只最低价15元,期待着一个更加沉甸甸的收获。由此,白秀珍一家人彻底告别贫穷,过上了小康生活。